《当疾病来临时》-隆波帕默尊者-泰国斯利纳医院 -2017年3月18日
使用对立的事物来对治,属于奢摩他,它会让心来到与正在呈现的烦恼相对立的状态。而修习毗钵舍那则是不作为,不需要去做什么,只需要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
奢摩他是有所为的,并且有所为之后需要呵护,否则它便会退失,而毗钵舍那则不存在“必须”或“禁止”,它仅仅涉及: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使用对立的事物来对治,属于奢摩他,它会让心来到与正在呈现的烦恼相对立的状态。而修习毗钵舍那则是不作为,不需要去做什么,只需要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
奢摩他是有所为的,并且有所为之后需要呵护,否则它便会退失,而毗钵舍那则不存在“必须”或“禁止”,它仅仅涉及: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分为两种:其一称为“止禅”,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比如与佛号在一起,心不跑到别处;与呼吸在一起,心不往别处跑。伴有快乐、宁静、轻松、法喜的生起,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
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以快乐的心,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
假若抵达最高阶段的智慧则会看见:心即是苦。这是最难洞见的。
觉性就是:
感觉到自己的身、
感觉到自己的心;
禅定就是:
观察所缘对象时,
心是安住的;
心有觉性/有定 + 持续地觉知一个所缘对象=奢摩他(禅定);
心有觉性/有定 + 洞悉到名法与色法的三法印=毗婆舍那(内观)。
别走入两个极端:第一个是忘记身心,这个太松;另一个是紧盯着身心,这个太紧。中道,就只是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