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波帕默尊者

《心苦,是因为不愿接受事实》- 隆波帕默尊者- 泰国解脱园寺-2017年8月12日B

涅槃是什么?涅槃是欲望止息的状态——没有了“想要”。何时没有欲望,何时就照见涅槃。因为涅槃是欲望止息的状态——没有了“想要”,而不是“不想要”,“不想要”也是一种“想要”——想要它没有。涅槃是没有“想要”生起。心没有“想要”生起,是因为心聪明了。

《佛教森林系隆波帕默尊者开示安般念的修法》-隆波帕默尊者-泰国解脱园寺-2017年7月8日

为导向修习四念处的
安般念是——
以安住成为观者的心
来观身体呼吸,
看着身体在呼吸,
心安住为观者,
不断地这样训练,
就会开始看见
身体是一部分,心是另一部分,
(身与心)开始分离,
进而看见
身是无常的、苦的与无我的;
作为观者的心,
也是无常的、苦的与无我的。
有觉性地看见身体在呼吸,称之为修习身念处,心是观者;持续深入下去,心就会快乐起来,并有觉性地去知道快乐生起了。呼气而有快乐,知道;吸气而有快乐,知道;心安住作为知者与观者——这称为修习受念处。
如果正确地修习安般念禅定,就会看见“念处”。佛陀的措辞极为精准,所使用的是“安般念禅定”一词,这是源于修习安般念的禅定,而且是正确的禅定,并不是外道隐士那种一味导向光明的禅定。

《当疾病来临时》-隆波帕默尊者-泰国斯利纳医院 -2017年3月18日

使用对立的事物来对治,属于奢摩他,它会让心来到与正在呈现的烦恼相对立的状态。而修习毗钵舍那则是不作为,不需要去做什么,只需要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
奢摩他是有所为的,并且有所为之后需要呵护,否则它便会退失,而毗钵舍那则不存在“必须”或“禁止”,它仅仅涉及: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修行必备的“大善心”》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3月12日

高僧大德们说——在训练的初期,天啊,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分不清东南西北,但随着时间推移与不断精进,修行变得简单起来,到最后就好像上了高速公路,无需做什么,即使是跷着二郎腿都能生起道与果,或是躺下睡觉都能证悟道与果呢。
阿难尊者就是在要躺下睡觉的片刻生起了道与果的,对吧?可我们躺下睡觉的话,只会传出一片鼾声。

《心的训练》-隆波帕默尊者-2017年2月18日A

让心准备好来开发智慧,共有两项训练:
 
第一项,训练让心获得力量。第二项,训练让心具有品质。训练让心有力量,就是带领心持续与单一所缘在一起;训练让心具有品质,就要有觉性地及时知道“心跑了”,心就会安住,具备去开发智慧的品质。如果进入开发智慧的阶段,就要以“知者、观者”的心去观:看见色法坐着,心是观者;看见色法行、住、坐、卧,心是观者;看见苦、乐,心是观者;看见善、不善,心是观者,就是如此训练。然后看见一切都呈现“三法印”。

《禅定的解剖》-隆波帕默尊者-2017年2月11日

要想能够圆满念处,就要训练发展觉性。选择用于拴住心令其有觉性的工具,比如呼吸,就可以使用安般念来发展觉性。有觉性是为了觉知身、受、心、法,觉知是为了看见事实,生起智慧,直至心保持中立,这称为“觉支已经圆满”。心契入中立,最终就会解脱——心会完全的放下。

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

X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