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四念处”》-阿姜巴山-2017年6月4日
四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修行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训练是为了生起觉性,从一个没有觉性的人训练成为有觉性的人;
第二个阶段的训练是为了生起智慧。要想有智慧,一定要有觉性和安住的心,二者缺一不可。
四念处的修行
四念处的修行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的训练是为了生起觉性,从一个没有觉性的人训练成为有觉性的人;
第二个阶段的训练是为了生起智慧。要想有智慧,一定要有觉性和安住的心,二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每个人的蕴都是很自然地分开的。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就是这样去觉知,把蕴不断地分离出去,分离成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色是一部分,受是一部分,各种各样的造作与感觉是另外一个部分。身体的苦乐是一个部分,心的苦乐是另一部分。觉知的心是一个部分,演绎造作是另一个部分,都在执行各自的职责。我们会发现它们各有各的分工,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的心和一个根本没有任何修行的人的心没有太大的差别,它的差别仅仅在于:从来没有修行的人,无论有任何感觉,或者身、心发生任何状况,他们是没有觉性的。
在研究经典时,我们一直在思维这段怎么好、那段怎么样妙,一直沉浸在念头与思维里却不自知,心并没有在学法。真实的状况是:心迷失在念头和思维里,只有念头的内容是关于法的,但并没有看到实相,没有看到自己的身与心。真正的法不在经典里,真正的法只存在于自己的身与心之中。为什么一定要到此处来听法?是为了能够了解实修的方法。一旦开始实践了,就会见到实相。老师所教的也只是实修的方法而已,真正的法一定要自己亲证,这个老师是教不了的。
佛陀教导大家去布施、持戒、修习禅定,有了禅定与快乐之后,不要疏忽大意,还要懂得提升觉性和开发智慧。佛陀教导的最重要之法是四圣谛,他教导众生如何从永无出头之日的轮回里直接跳脱出来。
修行只有这些而已——在日常生活发展觉性,以及每天固定形式的练习。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不放弃发展觉性,那么在固定形式的练习时,心会非常有力量,固定形式的练习就会非常有品质。如果每一天有固定形式的修行,心会有力量,会更容易在日常生活发展觉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中道》阿姜巴山2016年6月19日A|贵港南山寺 顶礼 …
我们已经有机会听到法,就要按照教导去实践、去用功。别让自己在未来后悔,一旦老了就老了,没精力修行了。如果明天死,今天就是最后一次听法,晚上还有不多的时间可以用功,也许明天醒来再没有时间经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