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慈爱》-隆波帕默尊者-2022年1月1日
2022年1月1日 (一) 又是新年了,2021年已经不 …
2022年1月1日 (一) 又是新年了,2021年已经不 …
有时候我们生起了烦恼,要知道心跑去找烦恼了,而后心不喜欢烦恼,要及时知道“不喜欢”,“不喜欢”就会灭掉,心将获得中立。
最后我们就会获得品质优良的觉性——获得不含丝毫刻意的觉知身心的觉性,同时也获得良好的禅定,拥有安住且中立的心,而不用刻意制造它,也不用呵护它。
为什么一定要“不刻意”呢?因为只要还有刻意的成分,圣道就无法生起——刻意就是业,心还在造业。
在修行阶段是需要造业的,所以才有“业处”之称。但在圣道生起的瞬间,一切都是自动自发地发生的。戒、觉性、禅定、智慧全都是自动自发的——必须都是自动自发的,因为在那个瞬间,所有的善法不请自来,在同一瞬间齐聚于同一心识刹那,没有丝毫的刻意。“刻意”是造业的因素,是业的“食物”。
赶紧去实践,持续去积累。接下来就不会再有人教导这样的法了,此前也没有人教。这样的法无法大面积传播,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传授,只有少数僧人(而非所有僧人)有机会学习,也仅有极少数僧人才能学到。
隆波之所以教导出来这样的法,是因为大家如果靠自己去摸索,恐怕是找不到线索的,无论怎么摸索,每次摸到的都是自己的(狐狸)尾巴,根本无法遇见“一心”。
圣道生起的瞬间,立即就灭去,而后圣果紧随而至,心会接触到“空”。这种空是大空(摩诃空),是涅槃之空,心地光明,拥有光明、空与喜悦。涅槃是最极致的快乐——心抵达了空、光明,以及喜悦。
心往外送,是集(苦因);
心往外送的结果,是苦;
心清楚地照见心,是道;
心清楚照见心的结果,是灭。
另外,心的自然特性是必然往外送,
心往外送以后动荡起伏,是集(苦因);
心往外送以后随着境界动荡起伏的结果,是苦;
心往外送以后没有动荡起伏、有觉性在,是道;
心往外送以后没有动荡起伏、有觉性在的结果,是灭。
所有的阿罗汉都拥有不往外送也不动荡起伏的心,拥有圆满的觉性作为心的家,从此彻见四圣谛。
(隆布敦)长老是如此开示的!隆波读完之后,心感到非常震撼。
倘若照见“心非我”,没有了主人,那么“我的”也将不复存在。若没有“我”,就不再有“我的”。因此,误以为“心是我”——乃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它让我们把“我”的感觉向外不停地扩张。有些人极为执著,执著的事物也非常多。
我们要慢慢地观察自己的心。何时照见“心不是我”,那么整个世间就都不是“我”也不是“我的”了。
最难的就是体证初果须陀洹,因为它强烈地违背了我们的感觉,我们觉得真的有一个“我”存在。
所以,我们一定要洞见到“我不存在”的实相。身不是“我”,只是世间的物质,它只是我们从世间临时借用的东西而已。心也不是“我”,我们无法去指挥它。它完全自行运作,时苦、时乐、时好、时坏。如此反复地观察,直到心愿意接受实相。
当心愿意接受实相,就会体证初果须陀洹。一旦证到初果须陀洹,剩下的就简单了。
“我”仅仅只是一种幻觉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8月19日A …
能够帮到我们的法宝有两样:一,称之为“善知识”,善知识是指真正会修行的高僧大德,假的高僧大德也很多,并不是每个人的教导都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善知识或是不确定谁是善知识,那么帮助我们的另一个法宝就是自我省察,慢慢去省察自己还有什么烦恼习气尚在。
佛陀开示道:四念处——以觉性紧随着如其本来的觉知身与心,这是离苦与解脱的唯一路。因此,要想成为阿罗汉,就一定要修习四念处,要想证悟初果,也必须修习四念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