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修行》
隆波帕默尊者
泰国解脱园寺 2017年8月13日
中国人看起来很用心,兴致也很高。学法的兴致很高是非常好的,懒懒散散就不好了。但是在隆波看来,中国人的弱点是想得太多,喜欢问问题。
事实上,法无法依靠思维来学习,也不能依赖于去询问别人。
真正的学法是透过探究自己——慢慢的体会自己的身与观察自己的心——来学习的。要洞悉身与心的实相,它们真的是我吗?我们真能指挥它们吗?它究竟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在实际的情形之中观察,才能被称为“修行”。假如只是坐着思维和分析,那并不是修行,只会让心更散乱。所以,要不断地自我探究、不断地自我观察,这样才称之为“修行”。
这个身体呼气,觉知自己;这个身体吸气,觉知自己;这个身体行、住、坐、卧,觉知自己;身体动、身体停,觉知自己。苦、乐生起在身,觉知自己;苦、乐、不苦不乐生起于心,也觉知自己。心中生起善法,比如有觉性、有智慧、有信仰的时刻,觉知;心中生起贪、嗔、痴等不善法时,也觉知。
不断地这样觉知,不停地这样探究,就会看见身与心的实相——此身不是“我”,只是我们临时从世间借用的一堆物质。比如,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世间的物质,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也是世间物质。我们把这些物质放入身体,又排泄掉一部分。物质元素不断在体内新陈代谢,一旦新陈代谢停止,身体就会消亡。如果只吸气而不呼气,身体会消亡;只进食而不排泄,身体也会消亡;喝水之后如果排不出去,身体就无法维持。因此,我们的身体只不过是从世间临时借用而已。
学法就是从事实与实相之中学习。实相就呈现在此身、呈现在此心。我们要不断地观下去。
心充满了无常,始终在变——眼睛看见色,我们的心会变;耳朵听到声音,我们的心会变;鼻子闻到气味、舌头尝到味道、身体去接触,心同样会变;当我们的心跑去“想”,心也会变。因此,心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眼、耳、鼻、舌、身、心接触所缘时,心不停地变化——时苦、时乐、时好、时坏。不断地观察和体会就可以发现,我们无法指挥让心只有快乐,也无法禁止心去痛苦;我们无法指挥与命令心一直是好的,也无法禁止让心变坏。反复的探究身心的实相——身不是“我”,是世间的资产,只是被借来暂用的;心也无法被操控,并不真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而是始终处于动荡变化之中。
当我们看见它们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时,称之为照见“无常”;看见我们掌控不了它们,称之为照见“无我”。如果常常看见身和心的实相,最后,心会发生质的变化。比如,原先我们活在迷梦中,误以为身体是“我”,是属于“我的”,稀里糊涂地拼命寻找快乐,一生几乎没有喘息之时,拼命在寻找快乐、逃离痛苦。可是智慧一旦生起,看到快乐是临时的,拼命找到也不过如此,不久便又消失,接下来又要再去寻找别的快乐,这个生命也未免太过于疲惫了,因为它想要获得快乐或讨厌痛苦。
事实上,痛苦也是无常的,没有哪种痛苦是永恒的。比如有人失恋,感觉世间一片灰暗、了无乐趣,活不下去,自认为要痛苦一辈子——其实这不是真的,只会发生在小说里。实际上,失恋的痛苦是临时的,什么都不用做,它很快也会变成“过眼云烟”。
如果心愿意接受“痛苦只是临时的”之实相,那么当痛苦生起时,心不会焦躁不安。痛苦尚未来临时,心也不担心痛苦将至。这样的心是舒坦的,将会契入真正的宁静与祥和——不对快乐感到饥渴,也不讨厌与害怕痛苦,于是心就拥有了快乐与宁静。
当我们洞悉到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接下来,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祥和,这是源于洞见到身与心的实相而获得的宁静,这种宁静就是涅槃。
涅槃的特性是寂静。涅槃拥有宁静的特性——宁静于烦恼习气;何时心无烦恼习气,何时就会照见涅槃。涅槃宁静于挣扎与造作,何时心摆脱了挣扎与造作,何时就会看见涅槃。涅槃宁静于一切挣扎、宁静于烦恼习气、宁静于苦。从此,再也没有苦在心中生起,因为心苦是源于“想要”。
观察看看这是“真的”或“不是真的”?当“想要”生起时,苦即刻紧随而至。世间不修行的人会觉得——有“想要”的时候还不苦,没有如愿以偿才会苦;如愿以偿了就会快乐。他们只能认知到这种程度。然而不停的修行则会发现,何时有了“想要”,何时就立即有苦。
比如只是想要中奖、中彩票——中国有吗?同样也有,是吗?泰国的彩票是师承于中国。中国人是泰国彩票的发行人,泰国人跟着就玩起来。比如想中彩票,心就已经坐立不安——不停地查找绝杀号码,这里求仙拜神,那里求爷爷告奶奶,或者去刮树。泰国人喜欢刮树皮,用手指刮、刮、刮,在上面涂上面粉,再看会出现什么数字。这不是教中国人以这种方式去找彩票号,而是想说:何时想中彩票,何时就已经开始苦了。如果中了头彩,发财得了几千万,又是另一种形式的苦——赫然发现自己的亲戚多如牛毛。原先没什么亲戚,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钱,亲戚骤然猛增,每个人都来问你拿钱,你怕他们,于是又没有了快乐;也有人害怕劫匪绑架自己孩子来敲诈勒索,根本无法感到快乐。
因此,“想要”生起的一刹那,苦就接踵而至——无论是否如愿以偿,都会苦;即使如愿以偿,也照样苦。
有一次,隆波去顶礼隆布信长老,碰到一位女众将一堆香烛运到山顶,还有很多工人帮忙抬,声势浩大。隆波觉得她乐善好施,拿那么多香烛来供养长老,结果她是带香烛来请长老开光的。
她说:“每天早上要在店门口点香烛,这样顾客会很多。请求长老帮忙开光加持!让我可以发财!发大财!大大地发财!”
于是长老提醒她:“太富了会苦的,强盗也会来。”
“噢,不要!不要!请进一步加持,同时兼备防盗功能。”
有用香烛防盗的先例吗?哪里的强盗会怕香烛呢?强盗又不是苍蝇。
心有贪欲,就会不停地徘徊在饥饿中。一开始是饥饿于想发财;一旦被提醒发财了也许坏人会来,又继续饥饿于——让坏人别来。不断地乞求这个、那个,这并不是佛教徒。这样的心已被贪欲——想要——给控制了,饥饿不已。
饥饿的心,是痛苦的心;而有“想要”的心,就是饥饿的心。想要看色,是饥饿于色;想要听声音,是饥饿于声音;想闻到气味、品尝味道、想得到身体的触、想得到心方面的让心有快乐的所缘,这样的心始终处于饥饿之中。心一旦饥饿,就会挣扎,这样的心毫无快乐可言。无论是否如愿以偿,只是有“想要”,就已经苦了。
我们就这样不断地探究实相,实相便层层浮出水面。越多了解实相,就越多地离苦,我们也越来越接近问题的源头——是“想要”让我们有苦。
因此,我们要不断、不断地观察自己。修行就是探究自己,观察与体会自己——不断地探究身的实相、心的实相。不用问别人,并不是见了隆波就非问不可,否则仿佛亏本似的。唉,这样想已经亏本了——心有贪欲,想要问却没看到“想要”。我们没看到烦恼习气,没看到“想要”已经生起, 想要和隆波互动,想要询问隆波。还有人想要成为隆波的贴身弟子,到处宣称自己是隆波的关门弟子。那全是撒谎!亲近什么?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之后隆波就回寮房了。没有谁能进入隆波的寮房,只有一个人,也就是阿姜宋彩尊者,他会去做做卫生之类的,其他人从未进去过。因此,没有谁是特殊的、和隆波特别亲近,没有。有人很饥饿,想成为很特别、很特殊的人,如果没有成为,就会生气。
要不断地观察与体会自心,进而生起智慧,届时我们就会明白,每一次有“想要”,每一次都有苦;接下来进一步去观察,让智慧越发增长。比如:世间人缺乏智慧,认为只是“想要”并不会苦,“想要”而未如愿才有苦。而我们看到,有了‘想要’,心就挣扎,就已经苦了。随着深入修行,越来越多的看到实相——仅只是“想要”,不管是否如愿,就已经苦了;继续修行下去则发现不管有没有“想要”,身与心本身就是苦。
无论有“想要”还是没有“想要”,身与心本身就是苦——这是高阶的法。如果照见到这个程度,就已经接近证悟阿罗汉。
一旦看到身是苦,心会放下身,不再执着身体,我们就不会因老、病、死而苦,因为老、病、死是属于身体的事。这是属于三果阿那含圣者的境界——不再执着于身。如果不再执着于心,由于已经彻见心本身是苦,所以不再执着了,那是属于阿罗汉的境界,苦的终点便在此处。
因此,对于“想要”的洞察是有次第的——一般人“想要”却不自知‘想要’。没有如愿以偿就觉得苦;而我们有了“想要”,知道有“想要”,并且发现,每一次有“想要”,苦就会生起。接下来深入修行就照见——有身,就已经有苦;有心,也已经有苦。无论有没有“想要”,苦已经存在于身、存在于心。洞悉到这个程度,就再不执着于身,也再不执着于心。
照见身与心的实相——它们本身即是苦,称之为“无明已被彻底摧毁”!无明就是不知道事实,不知道实相,不知道真理。实相就是——身心本身即是苦。因为不知道实相,心会不时地生起“想要”。一旦有了觉性,及时知道“想要”,“想要”就会灭去。但由于我们的无知,“无明”依然存在,因为尚未彻底明白身心的实相,很快地,“想要”又再次生起。一旦再次知道它,“想要”又再次灭去,但过了一会儿,“想要”又会生起。
所以,要想永远离苦,就一定要清除“不知道身与心的实相”的无明。如果明白了身与心的实相——身心本身即是苦,那么“想要”就再不会生起。因此,若有了“明”,就是消除了“无明”,彻底消除了对于“四圣谛”的无知,欲望或“想要”就再不会生起。
一旦没有欲望,心苦自此一扫而空。心苦再不会生起。所以,修行的最高目标就是彻见到身与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
在起步阶段,要不断地觉知身与觉知心,起先我们会觉得身体是“我”,是“我的”;心是“我”,是“我的”。在训练的初阶就是这种感觉。感觉到了吗?这是我的身体;这个心——感觉也是我。一会儿我苦,一会儿我乐,等等的。一旦频繁修行,事实就渐次地清楚呈现:身与心都不是“我”,而是世间的资产。当洞见到“身与心,均非我”的实相,这是属于初果须陀洹圣者的境界。
初果须陀洹圣者已经彻见身心不是“我”。然后,继续不断地探究身与心到某一点,待到智慧逐渐圆满,即会照见“身体本身就是苦”的实相。身体除了不是“我”之外,它本身还是苦。这个身体始终被苦逼迫着——呼气苦,吸气也苦,行、住、坐、卧全都是苦——坐着苦,坐久了会酸,一定要动来动去。身体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着。一旦如是照见,心对身就不再执着。一旦不执取身体,就能够放下身体,就可以证悟三果阿那含。
三果圣者不再执着于眼、耳、鼻、舌、身,也不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因为这些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去感知的。于是心不会满意于色、身、香、味、触,也不会不满意于色、身、香、味、触。欲界的贪与嗔再不会生起。三果圣者彻底摆脱了欲界的贪与嗔——心再不眷恋于色、声、香、味、触,也不会对色、身、香、味、触有任何抗拒,这是源于智慧彻见到身体本身就是苦。
继续修行下去,就会彻见心本身即是苦,就会放下心。一旦放下了心,就再没有什么可执着的,苦的终点在此——成为阿罗汉。
因此,修行从体证初果、二果、三果直到四果阿罗汉,全都源于探究身的实相与心的实相。探究身的实相、心的实相——佛陀称之为“修习四念处”或“毗钵舍那的修行”。
精确的词是“毗钵舍那的修行”,“毗钵舍那”由“毗”和“钵舍那”组成,“毗”的意思是“清楚”,“钵舍那”是指“看见”,“毗钵舍那”的意思是“清楚地看见”,也即是看到身和心的实相而已。至于有觉性地不断觉知身与觉知心,则称之为“四念处”。
佛陀开示道:四念处——以觉性紧随着如其本来的觉知身与心,这是离苦与解脱的唯一路。因此,要想成为阿罗汉,就一定要修习四念处,要想证悟初果,也必须修习四念处。
四念处,就是以觉性不断地觉知身与觉知心。在起步阶段,是觉知到身与心的存在,比如生气生起了,就知道“生气生起了”。在修习四念处的这个阶段是为了让“觉性”生起,因此要不断地紧随着觉知身和心,以便觉性能够生起。一旦生气生起了,觉性就自动生起;一旦贪生起了,觉性也自动生起;一旦迷失生起了,觉性还是自动生起。
修习四念处,即是不断地紧随着去觉知身与心的实相。在初步阶段是训练让觉性生起——有什么发生在身,要觉知。呼气,觉知自己;吸气,觉知自己;行、住、坐、卧,觉知自己;左转、右转、动、停,也要觉知自己。而不是身体在活动,心却一直走神。或是当身体之中生起快乐与痛苦,要觉知它;心中生起苦、乐以及不苦不乐时,也要觉知它。心中生起善,要觉知;心中生起贪、嗔、痴,也要觉知。无论生起什么,我们能够觉知到,这称之为“有觉性”。
在修习四念处的更高阶段,则不是只停在“有觉性了”而已,同时还要生起智慧去洞见实相:比如,呼气的身体、吸气的身体,不是我;在身体生起的苦、乐感受,不是我,我们无法指挥它;在心中生起的苦、乐、不苦不乐,也不是我,我们也无法掌控它;善与不善不是我,因为我们无法指挥它们;我们也同样掌控不了心——想要让它只是去观照,很快就发现做不到了。
试着看看佛像,只能单纯地看,禁止去思维。观察到了吗?你指挥不了自己的心。噢,够了。让大家去看,是为了观察我们是否能够指挥心只单纯看佛像而不思维?它依然会偷偷跑去想的,不会听从我们的命令。就是这样不断地观察自己。
心会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或是心要去想,我们无法指挥它,也禁止不了它。心是心自己,心不是“我”。如果什么时候看到身不是“我”;苦、乐不是“我”;好、坏不是“我”;作为感知者和觉知者的心,也不是“我”,就会成为初果须陀洹。
初果须陀洹洞见到——“我”不存在——的实相;如果探究身与心的实相,智慧提升至趋于圆满,洞见到“我”不存在,称之为“初级智慧”。中级智慧则是洞见到实相——实际上,这个不是“我”的身体,它本身即是苦,自此,我们将不再执着于身,而成为三果阿那含。最高的智慧则将是洞见到:心本身即是苦。
如果了悟到“心就是苦”,就不会再执着于心,仅只是不执着于心,就再不会执着于世间的任何事物。因为心正是我们最为执取、最误认为是“我”的事物。
心不是我,而且心本身即是苦。一旦如是照见,就会成为阿罗汉,心会放下,不再执着于世间任何一样事物。
因此,修行呀,从起步阶段直达苦的终结,其间都无法离开“如实的观身与观心”。所以,从现在就要努力且频繁地觉知身与心。
别想太多,不用去想这个身体是如何的、心是什么样子的。慢慢地感觉与体会身体的实相;慢慢地感觉与体会心的实相。如其本来面目地感觉下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心会最终明白实相。
一旦彻见实相,就不再执着,一旦不再执着,心就会放下,并且解脱成为圣者。所以佛陀开示道:因为看见实相,所以厌离;因为厌离,所以才松开执着;因为松开执着,才会解脱;因为解脱了,才知道已经解脱了。
再不会有苦在心中生起,苦仅存在于身。身体依然属于果报,是旧业导致我们得到身体,有身体就要继续承受身苦;但是心已经训练完毕,彻底离苦了。因此,阿罗汉只有身苦,再没有心苦。而凡夫,或初果、二果、三果的圣者,既有身苦也有心苦,身与心的苦依然存在;一旦成为阿罗汉,就只剩下身体方面的苦,而心再也没有苦。
临终时,身体即将死去,阿罗汉不会动摇,因为知道“苦”要死了,“苦”即将死去,并不值得动摇,反而非常愉悦。阿罗汉在临终的时候就像要去领取头等奖,涅槃对阿罗汉来说并不是损失。如果换成是我们,蕴界将要离散而快死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损失和遗憾。然而阿罗汉不会感觉损失或遗憾,反而会感到负担终于要被彻底放下了。曾经生生世世的努力与精进,而今终于得到奖励、获得奖品,也就是——没有残余之蕴的涅槃。
涅槃有两种:第一种涅槃,有蕴残余——还有身与心存在。在体证阿罗汉的时刻,抵达的是第一种涅槃,称之为“有余涅槃”。中文应该翻译不出来吧?可以吗?有吗?真的有吗?哦!真是太棒了!准备工作做得很好。
第一类涅槃是“有余涅槃”,是烦恼习气的涅槃。烦恼习气已经彻底泯灭,而五蕴依然残留,只是阿罗汉不再执着于五蕴。由于不再执取五蕴,于是,苦只能抵达身,再也无法抵达心,因为心已没有执取。继续活到寿终正寝、五蕴离散以后,则称为“无余涅槃”——没有残余之蕴的涅槃,彻底的离苦就在此处!
别误以为那是损失。当我们真正证悟之后,不会觉得“无余涅槃”是损失,而会觉得那是最大的奖品——长期以来的努力与拼搏,久久期待的大奖品,而今终于得到了!
佛陀曾经比喻道——修行成为阿罗汉以后,活着等待涅槃的时刻就像是雇工已完成工作,正坐着喝茶休息,等着接受奖品与发放薪水。等着拿薪水且没有任何工作再需要做的时候,心情舒畅吗?
薪水已经到手,这个薪水就是“无余涅槃”,不再有残留之蕴的涅槃。因此,当修行越来越接近于此,就不会害怕涅槃。
凡夫害怕涅槃,害怕没有身与心,简单来说就是害怕死亡。隆波在小时候上过思想品德教育课,以前的思想品德课本会有比较简单的法,以便小孩子们理解,但其实有写错的地方。比如教导四圣谛:“苦”即生、老、病、死;“苦因”就是想要,它导致苦生起;“灭”就是“涅槃”,意思是死亡。隆波儿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离苦,但是不要涅槃,因为涅槃就是死。误以为涅槃是损失,这是严重的误解。那些编写教材的人可能也同样误解了。
事实上,涅槃不是指“死亡”。涅槃是指彻底摆脱了欲望的境界,摆脱了“想要”,摆脱了烦恼习气,摆脱了苦,摆脱了诸蕴。因此,它是很好的境界,而非糟糕的境界。
证悟阿罗汉的时候,心会生起极强烈的愉悦,强烈到几乎昏厥。因此,不是苦到死,而是快乐到死。所以经典才会记载:(体证阿罗汉)若未出家就会死,因为承受不了。太快乐了,那是居士无法承受的快乐。
不用害怕,不必害怕。有一次,隆波和隆布敦长老在一起,长老叮嘱道:“要用功,今生要彻底离苦。”隆波回答:“好的!好的!”不晓得是有人挑衅还是怎样,隆波记不清了。有人问:“长老,如果证到阿罗汉之后没有出家,还是居士,会在七天之内死去,对吗?”
事实上,他在引用经典,但是记错了——不是七天,而是当天就会死去。知道长老是怎么回答吗?他说:“经典是那么记载的。”这就是答案,是否翻译得出来?经典就是那么记载的。
经典的真正记载是:当天就会死去。于是这个人反驳说:“那么慧能大师抵达了苦的终点,为何还与猎人在一起待了几年却没死呢?”长老回答:“经典是那样记载的。”
长老非常睿智,机敏过人。经典记载着慧能大师活了好几年,对吗?那是经典记载的。在当天或七天内死去,也是经典记载的。那个人继续追问长老:“如果不就经典而言呢?”非常尖锐而咄咄逼人,穷追不舍!长老不想回答,因为回答之后与经典相冲突,问题就会很多。有些人就是喜欢攻击实修的师父们——离经叛道。
长老不想回答,可是此人不断地穷追猛打。长老最后怎么回答的,知道吗?那个人问:“如果不就经典而言是怎样的呢?”长老回答说:“阿罗汉‘不在’、‘不是’。”
成为阿罗汉的一刻,就已经“不在”、已经“不是”了。从那时起,便没有成为居士,也没有成为出家人,没有成为任何什么。他讲到此处就结束了——没有“有”,没有“是”。
阿罗汉不担心只能活一天、七天或会立即死去,或是要活好多年、好几世,他对此毫无兴趣。因为阿罗汉没有“成为”,没有了“存在”,已经摆脱了一切。
以我们凡夫的感觉去衡量,一定要“有”,一定要“成为”。我们以此来衡量,于是无法评估。长老如此直言不讳,但我们听了还是不懂。
总之,修行就是不断探究自己身与心的实相。别问太多。中国人有个弱点,喜欢去想、去问,越想越有疑问。因此,接下来,疑问生起,要知道有疑问。看到疑问生起而后灭去,就是在修行。如果疑问生起之后,拼命想办法不断地请教隆波、请教这个人、咨询那个人,那么得到的答案正如隆布敦长老给出的答案一般——获得答案又会生出其他疑问,没完没了。
修行是探究自己的身与心,而后疑问会荡然无存。疑问只会欺骗我们不停地想下去、问下去,得到答案又再继续去想、去问。于是生命一直徘徊于“疑”与“问”之中,这样根本无法获得任何利益。唯有探究身与心的实相,才会获益——从起步阶段直至证悟初果、二果、三果阿那含,以及离苦而成为四果阿罗汉,最终,亲证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好啦,去吃饭吧,但并不是让大家放弃修行。要一边吃饭,一边修行,去观身与观心工作。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
相关法谈:
- 《中道》-阿姜巴山-贵港南山寺-2016年6月19日 《中道》阿姜巴山2016年6月19日A|贵港南山寺 顶礼 … 《中道》-阿姜巴山-贵港南山寺-2016年6月19日 查看全文 »...
- 《中道》-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4月26日 心跑到钟那里时,没有意识到,称为欲贪行;强迫心,故意调控,不让心跑到钟那里,叫作苦行;心跑到钟那里,知道心跑钟那里了,此谓中道。中道在这里!如其本来的看待它,如心本来的看待心;心就会没有任何人为刻意的安住。如果人为的控制,看起来有在觉知自己,但心是紧的、硬的。控制让心不外送,就是走上苦行。...
- 《唯一路》-隆波帕默尊者-2016年1月28日 选择任何修行方法都可以。称念佛陀可以,观呼吸也可以,做手部动作可以,观腹部起伏也可以。心一跑掉,就及时地知道;心黏着在所缘了,也要及时知道!比如观呼吸时,心跑到呼吸了,知道;心便会自然安住!看见心跑了,无须试图把心拉回来,如果心被强行拉回来,胸口会感到紧与闷。 不需要禁止心的跑动,可以动。观心,及时地知道心,将会产生正定(三摩地),这被称为“心学”——也就是持续的学习与了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