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要领》

隆波帕默尊者

2016年5月14日

 

大部分的人在修行的时候,都会干扰心与造作心。原本是应该“及时知道心的造作”,结果却变成“千方百计地去造作心”。

心若不好,就竭力使其变好;心不快乐,便尽力让其快乐;心不宁静,也努力令其宁静。以为好得久一点,快乐久一点,宁静久一点,应该是不错的。这就是在追求变化的事物,因为快乐、宁静,以及好,并不是恒常的。

我们追求变化的事物,得到之后很快就会失去,无法保有它们。恒常不变的是——实相、真理、圣谛。它们需要以智慧来领悟,而非以禅定来领悟。而若想令智慧生起,又需要依赖于某类禅定。

 

禅定分为几种,有正定与邪定之分。邪定是不含觉性的,打坐之后迷迷糊糊忘了自己,看到鬼、神,看到地狱和天堂,还有人吹嘘看见了涅槃,看见过去与未来,却连当下的名色都没看见。缺乏觉性的禅坐是没有意义的,即便坐一辈子也不会有结果。

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分为两种:其一称为“止禅”,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比如与佛号在一起,心不跑到别处;与呼吸在一起,心不往别处跑。伴有快乐、宁静、轻松、法喜的生起,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

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以快乐的心,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

心散乱是因为它缺乏快乐。它跑去看色,希望获得快乐,跑去听声音,希望获得快乐,跑去闻气味、尝味道、感受身体的触感、去想好玩的,都是希望得到快乐。可是快乐永远无法得到满足,只能不断地寻找下去。

去看电影,看完又去听音乐,听完又去找食物,吃完后再与朋友聊天……不断想要得到快乐,最后却是一场空。回到家以后,无精打采,郁郁寡欢,不停寻找快乐,找到最后精疲力竭,还是和从前一样苦闷,就又跑去喝酒。

心不停地寻找快乐,却不会找也从未找到过。依赖于色、声、香、味、触,以及所思所想,这些全都是无常的、多变的、无法掌控的。到底看到的色是好还是不好,听到的声音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全都无法选择。如果将生命的快乐建立在这些事物之上,连门都没有。

倘若真的聪明就会明白:心散乱而无禅定是因为心缺乏快乐,可以找一个让心有快乐的所缘作为诱饵。心就像是顽童,喜欢出去玩耍,如果用铁链把小孩拴在家里,硬是不让小孩出去,他会苦闷。如果在家里放上小孩喜欢的东西——喜欢读书,就在家里放上书,喜欢吃点心,就放上点心。在家里放上他喜爱的东西,他就不再跑出去。

这个心好比是顽童,对所缘充满了饥渴,希望得到这个或那个,却依然找不到快乐,于是不停地四处寻觅。如果我们足够聪明,就会寻找让心感到快乐的所缘,作为临时的家。

需要观察自己在觉知何种所缘之后会有快乐?如果念诵“佛陀”感到快乐,就念诵“佛陀”;有些人用别的也行,比如呼吸——呼气,有快乐;吸气,有快乐,这样也行。而如果是——呼气,苦闷;吸气,苦闷,那就别选择观呼吸,不会宁静的,心一旦没有快乐,就会想逃去别处。有些人观腹部升降后有快乐,有些人经行之后有快乐,要审视自己与什么所缘在一起才有快乐,就选择那一类所缘,一定要懂得选择。

那些会导致破戒与破法的所缘,别碰。比如喝酒以后有快乐,骂人以后有快乐,打牌以后有快乐,钓鱼以后有快乐……诸如此类的所缘是破戒与破法的,会有不善的果报紧随而至,心无法真正宁静。比如有些人偷盗他人财物会有快乐,这样心并不宁静,而会非常散乱。

但是对于懂得布施的人,当想到自己曾以合适的方式帮助过别人,心就会快乐与宁静。或者如果很好地持戒,每次想到持戒了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仅仅想到自己很好地持戒,心就快乐起来。

若有时心非常散乱,做什么都无法宁静,烦恼习气显现得格外强烈,就可以思维:生命是不确定的——为什么要爱别人呢?我们不久便会死去,为什么要恨他人呢?不久我们就会死去。这是“死随念”。有人思维死亡以后,心会快乐和宁静,也有人思维死亡以后,心会感到苦闷。如果苦闷,就别继续,一定要观察自己。

 

每个人一定要懂得自己选择——自己与哪种所缘在一起会有快乐,就选择那种所缘。比如,隆波从孩提时代起就修习出入息念。小时候去顶礼隆波李尊者,尊者会把小孩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教导:吸气念“佛”、呼气念“陀”,然后数“一”……教完之后让回去用功,隆波答“好的!”,并不是口头应付,是真的每天用功。

坐着观呼吸之后,心就有快乐,为什么?小时候坐着观呼吸并没有期待要得到什么,隆波李尊者教导观呼吸,隆波就观呼吸,因为没有任何期待,心很快就宁静下来,宁静之后有快乐,于是爱不释手。之后就精进地观呼吸,每天用功不懈,从不放弃,因为心有快乐。

我们一定要观察自己,而非参考别人。如果别人观呼吸后有快乐,而我们没有,那我们就别选择观呼吸。要选择不违背戒与法,同时让心有快乐的所缘,觉知所缘时,心必须要有快乐。

比如隆波观呼吸之后,心就有快乐。假设观呼吸以后并无快乐,却有想要宁静的贪心。像这样呼气、吸气(隆波演示急促地呼吸),心是不会宁静的,因为没有快乐。所以隆波常说:在开始时,先甜甜地笑一笑。让心先放松,别想得太多——以为修行很难,非得这样或那样,那是自寻烦恼。想得太多就会心烦意乱。

 

修行真的很简单,并没有什么。就是轻轻松松、平平常常地觉知自己。修行原本应该轻松自然地觉知自己,结果绝大部分却变成了自我打压,只剩苦闷。若以苦闷之心去觉知快乐的所缘,不会获得宁静。

修行是一门艺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首先,我们必须懂得选择所缘。第二,懂得以正确的、好的、舒服的心,去轻轻松松地觉知所缘,有的只是快乐和舒坦——以有快乐的心,觉知让心产生快乐的所缘。快乐与快乐相逢,心即刻就会宁静下来。为什么?因为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经典教导道: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而绝大部分人是蛮干式的修行,结果只有苦闷,根本无法入定。因为练习错了,没有事先学习好或者学偏了。

好!甜甜地笑一笑!心情舒坦,要用平常心,要这样来一下(隆波演示深呼吸)。

对!就用当下这样的心!看着身体在呼吸,别期待获得宁静,玩儿一样地觉知,轻轻松松地,立即就宁静了。一眨眼功夫,就会宁静下来。快乐与快乐相逢,禅定便会生起。

这属于第一类禅定,让心获得休息。如果能够做到,那么在工作累的时候——在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面前不知所措时,就可以修自己的禅定,睁眼或闭眼并非重点。

隆波还是居士的时候,工作强度非常高,当时是在国家安全局,工作很繁重,各类资讯庞杂,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压力山大。比如,坐等着开会的时候,就自己修行,眼睛是睁开的,其他人并不知道。

无需摆出禅坐的姿势,别以修行来炫耀,否则在未来,他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如果一本正经的禅坐给别人看,未来的某天我们若是生气了,就会遭到指责:“这是怎么修行的?竟然还会生气?”或“怎么修行的?怎么还贪?”即使隆波这样修行也还是被朋友嘲讽:“你怎么修行的,还娶老婆?”隆波会反驳:“我还没修到那个阶段呐”。因此,无需让别人知道我们在修行。

我们自己修行,无需炫耀,轻松而安全。白天上班吃完午饭后,隆波会去经行,就是走去附近寺庙礼佛然后返回。别人问:“去哪里了?”答:“礼佛。”如果只是去礼佛,别人不会说什么,如果看见我们修行,群魔就会出来围攻。因此一定要聪明才能够从魔群里脱险,否则别人会对我们要求过高,那样太累了。

只需要轻轻松松地修行,每天不断地用功。此类禅定用于休息。压力很大时,让心集中下来,即刻就舒坦了。有时候工作赶时间,休息不够就非常累,如果让心集中起来又会增多几小时的精力,就像是中间打了个盹儿。这需要慢慢练习。

或者到了无计可施时——比如去看医生,有谁去整过牙齿?整治牙齿时会发出可怕的声音,对吗?就像在挖掘马路,叮叮哐哐,非常可怕且十分疼,怎么办?有些医生性子急,刚注射完麻药,还没起效,阿姜宋猜尊者碰到过,一注射完麻药就拔牙,尊者大叫:“噢!噢!”,牙齿拨掉后,医生安慰说:“很快就会麻,疼痛很快就会消失。”遭遇如此惊悚的经历。

或者即将要翻车了,若有禅定,心会瞬间集中下来,如果必须死,也会死得不错,若是还有活着的福报,就能逃过一劫。如果是真的死掉,也会去到善道。

禅定可以有非常多的用途。或者修习禅定之后发愿祷告——看见他人受苦受难,悲悯众生,透过发愿祈祷,也能产生神通。比如,曾是杀人狂的鸯掘利摩罗,证悟阿罗汉以后,他看到一位妇女遭遇难产。尊者发愿祈祷说:“自从我出家以来,未曾伤害过其他众生。愿这样的真言能护佑你平安生下孩子。”若有真言,加之心有禅定,就会收获神通。因此,禅定的用途非常多。

这是小孩玩具式的禅定,称为“让心宁静的禅定”。

 

尚有更殊胜的禅定,仅存于佛教,别处没有。即是“心安住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的禅定。

大家去查阅字典,“禅定”并没有译成“宁静”,“禅定”的正确注解是“安住”。而大部分人一想到禅定,都只是想到宁静,这过于肤浅了,宁静型的禅定仅是用于休息的,最重要的禅定是心安住的状态。如果心从未安住过,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泰文有个简单的说法,“心安住”就是“心与自己在一起”。即:没有忘记自己。有身觉知身,有心觉知心。心与自己在一起,并未游荡跑去别处。这样的禅定是最殊胜的,可用于开发智慧。

心与自己在一起之后,才能开始探究身心的实相。探究身的实相,探究心的实相,称为“毗钵舍那的修行”,仅存于佛教之中。不修习毗钵舍那就不可能体证道与果。无论禅定多么厉害,心多么宁静与快乐,都无法证悟道与果,完全是两回事。

正如佛陀在尚未觉悟成佛之前,儿时也曾经打坐,禅坐之后,心安住起来,那时只是证到初禅…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实属修行人的常态。如果前生有修行过,孩提时代就会显现出来,又会再次忘记。

他出家以后跟随隐士们学习,修习来到八定,却发现依然不是出路。从初禅来至八定,抵达八定一定要经过初禅,为什么初禅的时候对,八定却不然呢?因为两者是全然不同类型的禅定。跟随隐士们学习的是让心有宁静和快乐的禅定,而用于开发智慧的,则是心安住的禅定。

让心宁静的禅定,其特征是:心是一,所缘是一,两者聚合在一起——心与所缘在一起。比如心与佛号宁静地待在一起,不跑去别处。或者,心只与呼吸待在一起,不跑到他处。心是一,所缘也是一,心即刻就获得宁静。因此,宁静型禅定的特征是:心是一,所缘也是一,一对一,依偎在一起。

而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其特征是:心是一,即安住而独立自主;所缘有成千上万个也行。如此将会看见所缘始终不停变化。“所缘”是一个专业术语,即“所观”。被心觉知的事物,称为“所缘”。心是什么?心是“能观”。所缘是“所观”。两者即为“能观”与“所观”。

在修习用于开发智慧的第二类禅定时,心是一,不会居无定所,不会四处跑动,而是在觉知自己。所缘可以成千上万,即来即去,即生即灭。比如:呼气的身体,生了就灭。吸气的身体,生了就灭。站的身体,走的身体,坐的身体,卧的身体,不停的在变化,所缘一直变化。或者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变化不断。

心是轻轻松松的观察者,仿佛在看电影,看戏剧,而非演员。看电影时,我们不会跳进屏幕里,对吗?只是远远的看,轻轻松松地看戏。同理,观照名法与色法不停地变化时,我们是轻松自在的看客,无需跳进屏幕或登上舞台,只是悠闲的观众而已。

如此就会看到“剧情”来了就走,生了就灭:“站着的”临时存在就会消失,变成“坐着的”,“坐着的”临时存在就会消失,变成“躺着的”,如此不断变化;或者“呼着气的”消失,生起“吸着气的”,“吸着气的”消失,生起“呼着气的”。

看戏的时候,戏剧在自行演绎,我们不需要干扰戏剧本身的进程。一会儿上演喜剧,临时存在然后消失;悲剧取而代之,临时存在而后消失。

我们观看的正是在自己身心上演的戏剧。身体演戏给我们看,所有的感觉与念头演戏给我们欣赏,我们只是轻松悠闲的观众。就会看到:快乐来了就走,痛苦来了就走,生气来了就走,妒忌也是来了就走。

如果真去看戏——妒忌的剧情,是不是也有演完的时候?如果开篇到结局全是妒忌,谁还会看?谁能整天一直在看妒忌,对吗?内容一定要有变化,时好、时坏,时苦、时乐。如果通篇是悲剧,没人想要看的,未免太淡而无味了。

如果观看真实生命中的戏剧,就会发现剧情不停在变化。如果观看正在自己身心上演着的戏剧,就会发现每一部分皆是临时存在而后消失。快乐临时存在而后消失,痛苦临时存在而后消失,贪、嗔、痴,临时存在而后消失……就是如此,仅仅以旁观者的心持续观看。

那么,如何才能生起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心呢?必须经由训练而达到,无法不劳而获。在通常情况下,心一直处于迷失之中。大部分是不知不觉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隆波在出家之前就已经讲了(隆波在未出家时已经开始教导修行)——“世间找不到觉知自己的人,只有迷失者。醒来的只是身体,心从未醒过。心始终活在念头的世界、梦的境界里。”

如何做,心才会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持有正确禅定的心,才能做到。并不是醒过来之后,枯燥干涩,也不是觉醒却苦闷,也不是醒来之后是呆滞的。

要想让心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即让心拥有正确的禅定,这仰赖于训练——修习任何一种禅法,选择原先让心宁静的所缘也行。比如隆波以前使用的是观呼吸,心有快乐,跑去与呼吸在一起,呼吸是让心产生快乐与宁静的所缘。只需稍做调整,就能令安住型的禅定生起:身体呼吸,心只是观者。心跑到呼吸上,及时知道。心跑去想,及时知道。在这个方法中,重点并非是观呼吸,呼吸只是背景,我们观看的主角是——心。

修习此类禅定是为了直接探究心,也就是“心学”。重点是观察心,而非所缘。第一类宁静型的禅定,重点是所缘,带领心轻松柔软的与所缘在一起,获得休息;第二类安住型的禅定,重点是心,不再是所缘,所缘只是背景,用以及时的知道心。

有一次隆波去探望麦张谛(阿姜摩诃布瓦尊者的妹妹),她问:您是怎么修行的?心会来到同样的地方?

隆波回答:自己是修习出入息念,心一旦宁静,就会在这一带亮堂起来。然后就及时的知道心,而非去觉知光。

若是觉知光,称之为“觉知所缘”。及时的知道心——心跑去想,及时知道;心跑进空与光明中,及时知道。及时的知道心,最终禅定生起,就可以开发智慧了。

她回答:如果是那样,我们是完全一致的。

但她不观呼吸,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教她念佛号,念诵“佛陀”,心宁静下来也会在这里发亮,然后及时的知道心——念诵“佛陀”,心跑掉,及时知道;“佛陀”、“佛陀”…心跑了,及时知道;“佛陀”…心跑进空了,及时知道。不断地及时知道心,然后禅定生起,于是进一步开发智慧。

她就是这样回答的。

因此,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原则:修习一种禅法,并不是带领心去抓住所缘,否则就变成第一类用于休息的禅定了。

第二类禅定:修习一种禅法,及时的知道心。心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走神,心跑了,第二种是跳进去抓住所缘。比如观呼吸时,有时心会跑去想,有时会抓住呼吸,要及时地知道心的跑动。

跑动的心,即散乱的心,与安住的心是相对的。心始终动荡不安,四处窜动,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到处奔波。要及时知道跑动的心,而非禁止让心去跑。及时知道“跑动”的刹那,“跑动”会自行灭去,真正的禅定将自动生起,为什么?因为心跑来跑去,是被散乱所驱使,散乱是一种烦恼习气,属于五盖之一。何时有觉性及时的知道,何时散乱就会灭去。

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何时有觉性,何时就没有烦恼习气。

要让心有禅定是极其简单的,并非禁止心散乱,是无法禁止的,没有人能够掌控心。因此别严禁心散乱,而是散乱了知道它散乱。有觉性及时知道散乱的刹那,散乱将会自动灭去,无需再做什么,仅只是知道散乱,禅定就生起了。

心大部分时间是散乱去做什么?体会一下。心可以散乱到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心。散乱到心,就是散乱去想了,心散乱得最频繁的根门,就是心门。心一整天都在想,对吗?

试着闭上眼睛,心会想吗?试着把耳朵捂上,心会想吗?会!甚至睡着的时候依然在想,称为“做梦”。即便眼不看,耳不听,心依然能去做梦,说明心深陷念头的沼泽。因此在六个根门中,心跑去想最为频繁。

修行的时候何必选择“虾兵蟹将”呢?擒贼先擒王——及时知道迷失去想的心。修习任何一个禅法作为背景,比如轻松的觉知呼吸,然后及时的知道心。跑去想了,知道;跑去想了,知道。再附加一个——心跑去抓住所缘了,也知道。如果能够觉知这两者,心就无处可逃,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跑去想。

如果去用功,真正的禅定就会生起。真正的禅定生起了,才能够开发智慧。

 

(未完)

 

《修行要领》第一部分(终)

2016-11-30 隆波帕默尊者 泰国禅修之窗

2016年05月14日A|泰国解脱园寺

 

开发智慧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不属于毗钵舍那,另一部分属于毗钵舍那。

超越毗钵舍那的智慧,属于出世间的智慧。有人同样将它归为毗钵舍那的智慧,而有些经典认为——不是。因为那时并没有做什么,是属于圣道里的智慧。

要想步入毗钵舍那,需要具备初阶的智慧。第一阶的智慧是分离名与色,专业术语称之为“名色分别智”。名色分别,是指名和色被分离成一个一个部分。

甜甜地笑一笑,看到了吗?身体正在笑。感觉到了吗?身体正在笑。试着点头,感觉到了吗?身体在点头。看到了吗?身体在移动,心是感觉的人。这就是训练名色分离,并不深奥或复杂。

有人误以为分离名色必须禅坐,将心从色身抽离,如果不返回的话,心抽离以后就跑出去游玩了。这不是隆波所讲的分离名色。心从身体中抽离之后去天堂与地狱旅游,隆波将此归为幼稚的禅定。

好的禅定是心与自己在一起,不会四处逃窜。

再甜甜地笑一次,感觉到了吗?身体在笑。试着动动手,感觉到了吗?身体在动。只是感觉,只是感觉,只是感觉。

看隆波的脸——就只是如此感觉,可别这样(隆波做表情演示),这样不可取,已经不是“就只是感觉”了。是什么在笑?看见身体在笑吗?看见身体点头吗?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如果看到身与心是不同部分,说明已经开始分离了。

接下来继续体会——身体也是随顺因缘的。为何身体要行、住、坐、卧?因为心在指挥。有其生起的因缘,并不会无缘无故的生起,不会无缘无故走动,事实上,是心在偷偷指挥。比如过一会儿,大家要去食堂,等到隆波宣布,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大家并不会跑去别处,而是去同一地方。为什么?因为心是总指挥——必须现在去,否则很快就没吃的了。身体之所以移动,是因为心在指挥。

心会在什么时候变化?知道吗?眼、耳、鼻、舌、身、心接触所缘后,心就变化。我们就会明白不存在“无缘无故”,一切都是有因缘才生起。快乐有快乐生起的因缘,痛苦有痛苦生起的因缘。如果接触满意的所缘,就会生起快乐,接触不满意的所缘,就会生起痛苦。我们无法选择接触满意还是不满意的所缘,也无法选择是苦还是乐,它们是自己来的。我们会慢慢照见一切都有其因缘,而非无缘无故。也会明白一切都不是永恒的。

刚才坐,现在站,即刻走等等…不停变化,刚才呼气,现在吸气…变化不断,就会感觉——一切都是无常的。这个身体是无常的,不停变换姿势和呼吸。或者照见心也是无常——昨天心情还很好,今天却很糟,每天都不同;即便同一天,早上心情好,晚上却烦躁;中午非常生气,下午则开始昏沉、懒惰等等,下班时又手舞足蹈出去玩,回家时已疲惫不堪……感觉一整天都在变化。于是就会明白——感觉是无常的。

早上、中午、晚上从未相同过,这就已经开始照见“三法印”了,属于照见不同境界或状态之间的“三法印”。

昨天的感觉跟今天的不同,于是分享说——感到“无常”。此“无常”是透过对照两个不同的境界或状态,尚未来到毗钵舍那的程度。

我们有以前的旧照片吗?去年的照片与今年的已经不同了,有感觉吗?拿出照片来翻——天!老了这么多!由此得出——生命无常:以前年轻,现在衰老。这是对比不同的境界或状态,并非修习毗钵舍那。

毗钵舍那的修行要照见“当下存在的”。不是对比过去与当下,而是看见当下存在的。“当下存在的”是无常、苦、无我的。

试着感觉一下。先甜甜地笑一下。现在有快乐了,看见吗?身体正在笑。感觉到了吗?这个身体不是“我”。试着点头,用觉知自己的心,感觉到了吗?它不再是“我”了。

在心安住的时刻,即在正确的禅定生起的刹那,就会看到当下的这个色不是“我”。当下的这个色,有的只是不断被苦逼迫着,一会儿饿,一会儿冷,一会儿热,一会儿酸麻,一会儿要排泄等等各种状况。照见当下它有的只是苦,有的只是“不是我”。

必须照见同一个,才能称之为修习毗钵舍那。而不是去年身体不好,今年变好——说明无常,这样就不行,两者间隔太远。

或者,观察到了吗?心里通常有三种感觉:时而苦,时而乐,时而不苦不乐。隆波并未强调身体方面的感受,因为身受会变换地方,一会这酸,一会那痛,它们跑来跑去,居无定所,很难观察。因此就只是选择心的感受。心里的苦、乐、不苦不乐并不会逃去哪里。出没在同一地点,观察起来就容易。

当下谁有快乐?请举手。当下谁有痛苦?请举手。当下谁不苦不乐?请举手。当下有谁不知道的?不知道自己当下正在苦、乐、不苦不乐吗?确定没有吗?如果有,就不正常了,差不多就是疯子或接近疯子了。就只是这样,都不知道吗?当下自己是苦、乐、不苦不乐,都不知道吗?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

如果不观苦、乐、不苦不乐,也能观烦恼习气。为什么不教导观善法?因为善法不怎么生起。已经讲过,我们要观察常常生起的。比如“心跑去想”常常生起,就可以观察它。自己的唾液有味道吗?有,但我们不知不觉。如果是别人的唾液,我们就会知道,对吗?对自己的唾液是没有觉知的,因为习惯了。隆波并没有教导去观味道之类的,因为很难。

要观察频繁生起的事物。“心跑去想”是经常生起的,对吗?或者自己的烦恼习气常常生起,善法却不太有。观察烦恼习气,就像佛陀教导的:心有贪,知道有贪。心无贪,知道无贪。佛陀教导的顺序并不是:心无贪,知道无贪。心有贪,知道有贪。为什么?因为绝大部分有的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几乎一直主宰着我们的心。

谁是贪欲型的?碰到什么都想要的,请举手。别人的老公也想得吗?女人怕这个,赶紧放下手。如果贪欲心重,要及时的知道。眼睛看到色,心喜欢,知道喜欢,心贪了想得到,也要知道。耳朵听到声音,心想得到,心贪了起来,要知道。比如听到甜美的女声,心坠入情网,属于贪欲,一旦心喜欢了,爱上她了,要及时的知道贪心。

谁的贪欲心重——眼、耳、鼻、舌、身、心接触外界,全都贪的?一旦心贪了起来,要知道它贪。刚才心还没有贪,现在有贪了。一旦有觉性地及时知道,贪欲就会消失。刚才有贪,现在没了,不停地交替进行。一会儿贪、一会儿不贪、一会儿贪、一会儿不贪。正如佛陀所开示的:心有贪,知道有贪;心无贪,知道无贪。

谁嗔心重?生气的大内高手,请举手。哦!这个生气始终领先!有人脾气特别温和,性格特别好。问说:谁属于嗔心型?此人居然也举手。问他:“生什么气?”“我有‘妻管严’,每次想到都会不寒而栗。”“怕老婆”也属于嗔心,是嗔心家族的成员。因为怕老婆时,心会不愉悦。

谁是自卑型的?自卑也是嗔心家族的。妒忌型的有吗?谁属于妒忌型?感觉有些人每一次都举手,说明你圆满地拥有每一个烦恼习气,好在自己有看见。

如果生气的时候,及时知道,就会看到它只是临时存在,一会就不生气了。生气、不生气…不断交替进行。

谁特别散乱的?请举手。又是老面孔。心散乱就是“心跑掉”,但直接观心散乱是很难的,需要寻找临时的家——“佛陀、佛陀”等等,或者观呼吸,心跑了,及时知道,这样会容易观。如果直接去观散乱,要难于观贪与嗔。

观嗔心最易,观贪心稍难,观心在迷失则是最难的。“迷失”是细腻的烦恼习气,很难观察,而“生气”则很容易。如果谁特别容易生气,说明很有福报,即便是刚从地狱出来,原先的根基不好,修行起来却会容易些。为什么刚从地狱出来会修行容易? 因为害怕地狱之苦。

因此,特别容易生气的人可以观察:一会生气,一会生气消失;特别容易贪的人:一会贪,一会贪消失;特别容易迷失的人:一会迷失,一会知道;一会迷失,一会知道。

如此训练就会看到:贪心是无常的,无贪的心也是无常的;生气的心是无常的,不生气的心也是无常的;迷失的心是无常的,觉知的心也是无常的。

我们会一直看见生灭,然后明白自己无法掌控。这就是开发智慧。开发智慧是如身本来的照见身,身是什么?身是苦,身不是“我”。开发智慧是如心本来的看见心,心是什么?心是无常之物,心不是“我”。

去吃饭吧。拖堂了一会,因为赶着做完总结。请吧!

(完)

 

《修行要领》第二部分

2016-12-13 隆波帕默尊者 泰国禅修之窗

2016年05月14日B|泰国解脱园寺

 

大家要慢慢用功,修行不难的。

从未修行过的人反而容易些,而修行过的人,大部分都会紧盯,一旦粘着于紧盯,就需要花些时间了。这属于往昔的旧业。什么旧业呢?没有先好好学习,结果修成了紧盯。粘着于紧盯,好过粘着于不善的事物,粘着于紧盯可以升至善道,但无法抵达涅槃。

若想抵达纯净无染与解脱自在,就必须具备智慧。需要彻见圣谛:了知“苦谛”。什么是苦?名色(身心)是苦。对苦谛的职责是什么?是如其本来地知道。若彻知苦谛,就能断“集谛”(苦因),即根除欲望,欲望便不再生起。

世人也有消灭欲望的方法——想要什么,就得到它,欲望就会消失。但接着又会想要别的。也有些人或宗教使用的方法是——想得什么,就故意不要,排斥一切。

佛陀教导的是透过“知苦”来消灭欲望。如果我们彻底知苦——知道名色(身心)即苦,欲望就不会再生起。

普通人只能做到暂时消除欲望,有时通过迎合,有时透过打压。比如,耆那教的做法是与欲望对抗——想吃则不吃,想睡则不睡。或通过折磨身体来对抗并且消除欲望。

面对欲望,一类做法是迎合,想要什么就去获得。欲望消失了,心就不再躁动。另一类做法是对抗欲望,不断对抗,永无止息。

佛陀教导我们根除欲望的方法是——“知苦”,只需要一次,就能彻底除根欲望。何时清楚地知苦,何时就可以断除“集谛”(苦因)。这样自动铲除欲望,一次根除,一劳永逸。

一旦知道了实相——此身是苦,此心是苦,纯纯粹粹的苦。除了苦,没有什么生起;除了苦,没有什么安住;除了苦,没有什么灭去。这样照见才能称之为“知苦”。知道实相以后,欲望将不再生起。

之所以有欲望,是因为幼稚不懂事。想要得到什么,本质是为了想让身心快乐,想让身心离苦。待到知道实相——身心即是苦本身,就会明白想让身心快乐的欲望是幼稚无知的;想让身心不苦的欲望是不明事理。一旦智慧圆满,欲望就再不会生起。当欲望不再生起,心的苦就止息了。

佛陀的方法并不是迎合烦恼习气或迎合欲望,也不是经由折磨自己来对抗欲望——想吃不吃,想睡不睡,想舒服就去睡钉子床或坐在刺上,等等。

佛陀开示说:那不是出路,它们是两个极端。其一是迎合烦恼习气,称之为“纵欲行”;另一个是使自己受苦,称之为“修苦行”。佛陀说:普通人会迷失到“纵欲行”之中,不曾学法与修行的所有众生,终其一生只是忙着透过眼耳鼻舌身心来迎合烦恼;而修行人则会步入“修苦行”的极端,打压自己,无论如何都会或多或少的打压,打压身心,让身受苦、让心受苦。

中道即是照见实相:如身本来面目的照见身,如心本来面目的照见心。不进去干预它们,也没有必须这样或禁止那样。“禁止”和“必须”属于“修苦行”一族,一味的迎合烦恼习气,属于“纵欲行”一族。

知苦——知道身心的实相之后,欲望将不再生起。当欲望止息了,心就会接触涅槃。涅槃是欲望或“想要”得以止息的状态。涅槃本已存在,并非是新生事物,也不用到哪儿去寻找涅槃。心何时摆脱了欲望,涅槃就在现前。涅槃不在寺庙,不在印度,不在此处或它方,涅槃就在现前。有欲望的心是看不见涅槃的。仅此而已。因此,何时知苦,何时断除苦因(集谛),何时断绝苦因,何时彻见“灭”——涅槃。圣道就在那时生起。

这就是佛陀的教导——四圣谛。

何时尚未彻见四圣谛,表示智慧尚且不足。何时智慧具足,则会始终彻见圣谛。彻见之后,就再无心苦。唯一只剩身苦。

普通人身体痛苦时,心也会苦。修行者却可以达至只剩身苦而无心苦。慢慢去用功,不难的。觉知自己,然后如身本来面目的观身,如心本来面目的观心。最后就会照见实相:名色(身心)即是苦。

简单吗?极其简单。比想象得还简单。难是因为想得太多,才会难之又难,全是“必须这样与禁止那样”,最后跌入“修苦行”的极端。打压身心,令自己受苦受累。

今天是课程期间最后一次在这里讲法。禅修班明天会去苏可泰大学听法吗?那么禅修班还有明天一天,苏可泰大学与此处不同,那里的场地更宽敞,听法者非常多,也有明显的进步。据观察,如果常去某处讲法,那里的修行就会开始进步起来。现今听隆波讲法CD或看Youtube之后,知道如何修行的人已经非常多了,能够自己体会到。

谁觉得有必要提问?先从住在寺庙的人开始。

 

 

 

问答

 

隆波:你的修行已进步了,已领会了修行的原则。学法的时间也够久的了。(隆波笑)

居士1:感觉自己顽固不化。

隆波:顽固而已,其它并没有什么。

居士1:感恩隆波!我会用心修行的。

隆波:修行根本不难,感觉到了吗?就是一个“醒来”的状态,然后观身与观心工作,进而就会自行照见,会自己感觉到——根本没有“我”在哪里。

“我”仅仅藏在念头的背后,并不真实存在。身体自始至终不是“我”,苦、乐、好、坏,或者心,自始以来也不是“我”。仅仅只是一种又一种境界或状态而已,全都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根本无法掌控,它们不是“我”也不是“我的”。

感觉是“我”与“我的”,正是源于错误的界定,错误的界定源于将它们统统聚合起来看待。如果看见它们分离成一个、一个部分,在每一个部分之中都没有“我”。

我们将名色聚集为一个整体,然后界定它是“我”。我们被它所骗。我们界定它是恒常的、快乐的、美的。错误的界定称之为“想颠倒”,“想颠倒”会导致“心颠倒”,“心颠倒”并不是指发狂,而是指错误的思维。每一次思维时,每一次都有“我”。错误的思维源于错误的界定。错误的思维导致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见解是——以为真有“我”存在。因此,“身见结”仅只是错误的见解而已。仅只是见解错误,事实上,“我”从未存在。

有些人不想学习佛教,害怕学习之后“我”会消失。其实“我”从未存在,仅对于迷失之人来说才貌似存在。依赖于正确的界定——每一类色法、每一类名法,来照见“无常、苦、无我”,这被称为正确的界定,然后思维就会正确,最终会生起正见——正确的见解。

要不断地觉知自己——觉知身、觉知心。就会照见身不是“我”,它在自行运作;苦、乐也是自行运作,它们不是“我”;好、坏也是自行运作,它们也不是“我”;心也是自行运作。就是如此观照下去。

 

居士2:顶礼隆波!

隆波:你比以前有进步,以前想得太多。

居士2:对,现在发觉这个是最多的。

隆波:就是!及时的知道,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需要追求其它的聪明,只需要照见一切无常,每一样都是自行运作。比如当下,你正“想要说”,感觉到了吗?它从胸口涌动出来,是自行呈现的。我们只需要照见它生起而后灭去。其它的境界或状态也是如此。不难的。

居士2:照见一部分境界或状态是无法掌控的。

隆波:全都是如此,而非某部分。

居士2:这说明正在开发智慧,对吗?

隆波:对,照见“无我”——无法掌控。

 

居士3:顶礼隆波!

隆波:你的进步非常大。

居士3:最近两个月,心始终造作不善,遭遇非常强烈且战胜不了的烦恼习气,心断断续续地郁郁寡欢、萎靡不振。

隆波:别相信它们。

居士3:而且感到厌倦。

隆波:体会到了吗?心自行造作不善,并不是你在造作它?它是自行造作的。

居士3:嗯。

隆波:我们不去阻止它们,也阻止不了。

居士3:好的。

隆波:观照它们在自行造作,它们不是“我”,就从这个角度去观照。

居士3:也有这样观照,但心还是时不时的郁郁寡欢。

隆波:这就已经被烦恼习气所骗了,要及时的知道。郁郁寡欢,要知道郁郁寡欢,别让它们掌控了心。

居士3:根本不太能修行。

隆波:这就是修行!如其本来地知道名色,就称为“修行”。看到吗?它自行在想那些不好的,自行郁郁寡欢。这就是修行。

居士3:好的。

隆波:修行并非意味着必须要怎样…

居士3:即便我的心已经厌倦到受不了…

隆波:厌倦知道厌倦,不喜欢厌倦要知道不喜欢。

居士:好的。

隆波:不喜欢知道不喜欢,如此而已。佛陀并没有教导——必须好。心有贪,就知道有贪,并未教导说要禁止贪。

居士3:这说明我现在修行还OK,对吗?

隆波:OK。下一个。

 

隆波:你在打压自己吗?

居士4:打压得非常厉害。

隆波:嗯,别打压,累!不可怜它吗?

居士4:好的。

隆波:要非常悲悯这个身体,它真的很可怜。

居士4:好的。

隆波:这个心也真的好可怜。

居士4:好的。

隆波:别压制它们,别打压它们。

居士4:好的,现在修行形式变成了经行,经行的时候,心跑出去,知道;然后就会紧盯。随后又跑出去,又再次紧盯。

隆波:对,可以的。

居士4:好的。

隆波:看到了吗?它自行在跑,自行在紧盯。

居士4:是的。

隆波:就这样观照,不用害怕。

居士4:好的。

隆波:并非必须只从好的事物中学习,学习那些不好的事物,同样可以获得智慧。

居士4:好的。

隆波:好,接下来还有谁要提问?

 

居士5:顶礼隆波!我现在觉得很憋闷。

隆波:对,就如其本来地知道。

居士5:好的。

隆波:有个诀窍可以让修行更容易:任何境界或状态都行,它们是什么并不重要。苦或乐、好或坏,全都是平等的。它们不平等是因为心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因此无论发生什么,要及时知道自己的心。比如当下憋闷,心不喜欢,要知道不喜欢。去觉知“不喜欢”的感觉,而非觉知憋闷。

居士5:好的。

隆波:一旦觉知到“不喜欢”,心就会中立继而明白“憋闷”不是“我”。

居士5:好的,就是刚刚才憋闷起来的。

隆波:一定会的,举手的人必定会憋闷。你的修行很好,蕴已经分离,继续观照。

居士5:好的。

隆波:看得出了吗?蕴已经分离了?

居士5:看不出来。

隆波:感觉到了吗?身体移动,心只是一个感觉的人?

居士5:感觉得到。

隆波: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

居士5:是的。

隆波:这就是分离。

居士5:嗯。

隆波:苦、乐、好、坏与心也是不同的部分。

居士5:是的。

隆波:还有什么疑问吗?

居士5:没有,只是感觉嗔心非常多。

隆波:嗔心多,是因为没有打压。嗔心生起,照见无常了吗?无法掌控?如此观照。

居士5:好的,感恩您!

 

居士6:顶礼隆波!

隆波:别说得太长,看样子很会聊天。

居士6:不确定自己修行是否正确,怎么办?

隆波:要知道“不确定”,只需要及时的知道心而已。不确定,知道不确定。观察到了吗?蕴可以分离,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

居士6:曾经看见过,后来好像不会修行了。

隆波:然后“想要”修行吗?

居士6:是有“想要”。

隆波:要知道“想要”。

居士6:好的。

隆波:知道当下的境界或状态就行。

居士:我的修行还在正确的路上吗?

隆波:在。但是实话实说,你过于散乱了。

 

居士7:顶礼隆波!

隆波:一时说不出话来了(隆波笑),时不时地去修习宁静,轻松自在地觉知自己。如果无法观心,就观身。思维身体不是“我”,是物质元素。我们只是临时仰赖它,不久就要还给主人。如果观不了心,就这样观身。心可以消失,但身体不可能消失去哪里的。

 

居士8:隆波好!

翻译:已经来好几天了,感觉心不太正常,一直处于紧盯状态,今天开始感觉轻松些。

隆波:对。紧盯,要知道紧盯,我们禁止不了它。心并不真的是“我”,无法被指挥。命令它“别紧张”,它依然会紧张。叫它“别紧盯”,它仍会紧盯。去观照它工作,直至智慧生起而领悟到:心不是“我”,它能够自行运作。比如今天并没做什么,它却自行舒服起来。去观心工作,这样修行是可行的。

 

翻译:请求隆波开示。

隆波:阿姜巴山没有开示吗?(隆波笑)去用功,已经开始会修行了。慢慢观照:这个身不是“我”,是被心观察的对象;一切苦乐感觉不是“我”,是被心观察的对象;贪、嗔、痴也不是“我”,是被心观察的对象。持续不断的如此观照。如果散乱,就礼佛念经,你依然很散乱。

今天阿姜纳是否去教禅定?阿姜纳已经在拼命备课了——修习禅定(隆波笑)。阿姜纳是隆波的弟子之中最精通于禅定的人,此刻他已经入定,不知道什么了,可以批评他(隆波笑)。学习禅定要用于修行。禅定有很多玩法,有时出去玩也可以,接收不同的能量也行,但这些并不是目的。

要训练“心安住”的禅定——让心与自己在一起,如果需要休息,就训练让心休息的禅定。至于心往外送看见各种境界的禅定,无须学习。

还有什么吗?

翻译:隆波提到的紧盯、走神等烦恼习气,他全部都有。

隆波:很好,这才能进步。因为每个人都有,如果看不见,就无法进步。比如当下,看见出家师父走来,心就跑过去了,心能够自行跑掉——就是这样及时的知道心,照见心能够自行运作。时而贪,时而嗔,时而迷失,持续不断地观察它工作,有的只是变化不断,有的只是无法掌控,心不是“我”。你的修行很好,可是禅定力不够,心容易散乱。

 

翻译:感觉头晕乎乎的,是因为想得太多吗?

隆波:有几种状况:有时是因为想得太多;散乱会导致晕晕乎乎;禅定力不够也会如此;还有可能是被外在能量所控制。每个人都会释放能量,不善的人也会在空间中散播能量。我们靠近某些人就会头晕,有过这样的经验吗?靠近某些人以后头晕,不用喝酒就醉了,而接近某些人则感到心情舒畅、非常愉悦。因此,我们的感觉有时是源于外在因素,有时是源于自心的造作。

究竟源于内在还是外在,那并不重要,“晕晕乎乎”也是一种被心观察的境界或状态,一旦心看见之后生起满意或不满意,要及时知道。修行的重点在于及时知道心的满意、不满意,而不是去选择——必须好的境界或状态才行。因此,晕晕乎乎的时候,或感觉不知所措,什么都观不起来,要知道“什么都不知道”,知道“自己想知道”,仅仅如此,就可以了。

隆波在第三个结夏安居时,心有点模糊,“嗯,为什么又模糊了?”隆波修行以来都是心地光明,为什么又模糊了?于是想方设法对治。临时光明又再次模糊,最终,智慧紧随而至:心对光明与模糊有满意与不满意。一旦及时知道这点,心就契入中立,再也不模糊,彻底和模糊告别。因此,那取决于心是否对境界或状态保持中立。心保持中立,就会了解真相:那个境界或状态并没有什么意义,全都不是“我”。因此别怕“晕晕乎乎”。

 

居士:顶礼师父!我自修行以来,一直法喜充满,感觉这里像天堂一样宽广、开阔与宁静。

隆波:这取决于我们的心。如果心绪不宁,世界就是灰暗与动荡不安的,我们的心是构建世界的人。比如当下,一切都觉得很好,唯一的欠缺是——心被法喜控制了。别投降。即便是美好的东西,也别被控制了心,必须从中获得自由。这样的“法喜”将会被隆波“扁一顿”。

居士:一直法喜充满,越靠近师父越是法喜。

隆波:隆波每一天都有快乐,甚至医生给一大把药吃,也依然有快乐。(隆波笑)要及时知道心,别放任心被法喜等任何感觉控制,如其本来地知道,要照见法喜与心是不同的部分。

    比如,当下已经开始分离了,感觉到了吗?别让它们聚合,但也别刻意分离。当下你有刻意,会感到憋闷,那就步入了打压自己的极端。被感觉所控制,便已迷失于世间。而极力对抗,去刻意分离,依然不是中道。如果心被情绪掌控,要知道被情绪掌控。不喜欢,知道不喜欢。有些人被情绪控制以后很喜欢,喜欢,也要知道喜欢。持续地及时知道心的喜欢与不喜欢,在任何情形都要持续的如此觉知。

 

居士:顶礼隆波!我在瑞士,不在泰国,而且刚刚听法。

隆波:不错,作为刚起步的人,已经不错了。感觉到了吗?你的心与以前不同了。

居士:是的,是的。

隆波:已经对了。

居士:去年年底刚刚开始听隆波的法谈,绝大部分的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

隆波:无论谁都是在日常生活之中修行更多些。

居士:嗯?

隆波:因为生命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日常生活中。

居士:有时会透过想伤心的事来检测自己的修行。然后内心会流泪,表面上不会。自己觉得能够分离身和心了。

隆波:嗯。

居士:有那样的感觉。

隆波:已经分离了。别放任心流泪,心依然还被难过的情绪控制。

居士:啊?

隆波:你要直接观察痛苦的感觉。它会从心中分离出来,但是别去刻意的抽离,如果刻意抽离,心就会宁静、呆滞、僵硬。

居士:对!对!

隆波:比如当下你正在刻意抽离,就会感到憋闷,心不正常。

居士:是的。

隆波:要如其本来的去知道。

居士:大部分情况是下班回家后,看隆波的视频,做家务以前,播放隆波的法谈,每天如此。

隆波:很好,持续听法以后,理解就会改变,刚开始听法的时候,是这样一种理解,修行一段时间以后再听,理解就会不同。

居士:是的,感觉自己在戒方面的进步很大。

隆波:很好。

居士:在修习禅定的时候,能够更快入定。

隆波:是的,很好。

居士:想在回瑞士之前,再次顶礼隆波,非常非常感恩隆波!

隆波:去用功吧,慢慢练习。

居士:好的,师父!

隆波:不停地观察自己,及时的知道心,及时的知道烦恼,深入地学习下去。

居士:好的。

 

翻译:他曾学习隆波的法谈,隆波说他陷入紧盯。

隆波: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紧盯了。如果紧盯就会憋闷,现在心开始松脱出来。修行已经进步,没有非常强的紧盯。

不断觉知,接下来,心有快乐,要及时知道。快乐时多时少,有时则不苦不乐,我们会看见它们变化不断。有时候会有苦,有“担心”等来来去去。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观察。就会照见:心每天在变,整天在变。持续的观照,直至智慧生起——这个心是无常的,这个心不是“我”。若能获得这样的领悟,心就会越来越快乐。

大家注意到没?中文真的非常难学,隆波努力在听,依然不知何处是头,何处是尾。他们说话的时候没有停顿,根本摸不着头脑。翻译不错,全能翻译出来,还有谁吗?

 

翻译:想请尊者开示接下来如何修行?

隆波:修行已经进步了,心比以前舒服、宁静。继续学习,修行就是探究自己,探究身,探究心,要看见实相:一切都是临时的。包括身体也包括心。不断观察,我们仅仅只是临时依靠它们而已。修行基本不错。

 

翻译:请求忏悔。

隆波:嗯,还有别的要问吗?

隆波:法师您的修行比以前进步了,心松脱出来了,轻松舒坦。以快乐、轻松、觉醒的心,觉知身、觉知心。心能够觉醒,很好。这位法师的修行已经上路了。

 

翻译:不太适应这里,不知为何睡不着。

隆波:睡不着的问题去问医生。我们要训练心,比如:有担心,知道担心。要及时的知道心。身体有恙可以找医生。而我们的心要自己来照顾。睡不着而觉得郁闷,要知道郁闷。为什么会郁闷?因为想要睡着。每次生起欲望,每次都会生起苦。体会到了吗?想要睡着时,偏偏睡不着,睡着的时候,却往往忘了“想要”。因此,如果担心起来,要知道担心。你除了担心之外,有时心调皮起来也会兴奋。快要回家了,睡不着的状态很快就会消失。

 

翻译:来听法后感觉自己有所转变,请尊者开示。

隆波:对的,但依然有习惯性的紧盯,紧盯会使心静止,别紧盯。你容易习惯性的紧盯,这样就要解除紧盯,让心平常自然。如果紧盯,心就会憋闷。

翻译:两年前参加过别的禅修,吃饭时看见手动来动去,想知道这样对吗?

隆波:想知道什么?

翻译:想知道吃饭时,看见手不是“我”,分离出来,这样是否正确?

隆波:如果心呆滞僵硬,就是紧盯。你的觉知如果像隆波喝水这样,是不行的。如果看见身体移动,感觉这不是“我”,不是出于紧盯,而是自行感觉到的——身体正常移动,感觉它不是“我”,这样才行。你粘着于习惯性的紧盯,心非常憋闷,会看见身体不是“我”,但往往是一段段的。比如只看见手不是“我”之类的,若像隆波这样去感觉,就会感觉“我”根本不存在,包括身与心。

    住在附近的龙陵寺的中国人也在吗?

翻译:是的。

隆波:她们怎么听法?

翻译:就在后面,使用耳机收听。

隆波:哦,能够听。

翻译:是的。

隆波:以为来了听不懂就糟了。在哪儿?站起来给隆波看看脸,有几个人?

翻译:三个人。

隆波:可以把号牌放下来了,让隆波看看脸,站起来一下。好,可以坐了。同样不错,去觉知自己,观身工作,观心工作,常常及时知道自己的心,快乐生起,痛苦生起,好、坏生起,都如其本来地知道,我们只是舒适的观者,并不干预它们。三个人基本不错。

 

翻译:他想问,涅槃是名色断灭时的刹那的心吗?

隆波:什么?

翻译:名色灭去的瞬间,就会看见涅槃,对吗?

隆波:自然状态的心,一次只能感知一个所缘:感知色法,便感知不了其它所缘,感知名法,也感知不了其它所缘。还有另一种所缘,称为“概念性所缘(世俗谛)”,心大部分是知道“想的事”,而看不见名与色,如果不迷失在造作里,则会感知名与色,如果放下名色,就会照见涅槃。

但别陷入思维与分析,涅槃是想像不出来的,要慢慢观察心的欲望,有欲望,要知道,心有“想要”,要知道。如果欲望生起而没有看见,就会变成欲望的奴隶,无法照见涅槃。若想真的照见涅槃,就要及时知道“想要”,何时没有“想要”,何时照见涅槃。

问得太远了……难。

翻译:请隆波开示“缘起法”。

隆波:“缘起法”非常长,要讲好几个小时,现在没时间了。“缘起法”是为了注解——事实上,并非真的有“我”存在。诸法因缘生,生起之后又成为生起其它现象的因,世间一切全都是相互关联的。

“缘起法”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苦源于什么?佛陀的教导让我们最终明白苦的根源:无明。无明就是不知道“四圣谛”。如果想要彻底根除苦,就必须清除无明。清除无明的方法就是隆波所教导的——有戒、有禅定、有智慧,始终彻见名色、五蕴、身心。心放下,不再执着,就会接触涅槃,心再也不会有苦,苦不复存在。

“缘起法”很长,这是简缩版的。诸法因缘生,环环相扣。比如:祖父生出父亲,父亲生出我们,环环相扣。

心也是环环相扣的。因为不知道“四圣谛”,故而迷失于造作(无明缘行);因为心迷失于造作,故而六识生起(行缘识);依赖于识,于是呈现此名色身心(识缘名色);依赖此名色身心,有了眼耳鼻舌身心(名色缘六入);依赖于眼耳鼻舌身心,产生“接触所缘” (六入缘触);眼见色、耳听声、鼻嗅气味、舌尝味、身触、心想,依赖于接触所缘,则感觉生起——时苦、时乐、时不苦不乐(触缘受);依赖于感觉的生起,烦恼习气混杂进来;快乐时,贪趁虚而入;痛苦时,嗔趁火打劫;不苦不乐时,什么也观不了,痴又见机行事。

依赖于烦恼习气的鼓动,欲望产生,生起了“想要”。有快乐时,想要快乐得久一点,快乐消失了,想要它再次回来。痛苦生起时,想要它快点消失。而痛苦、快乐又演变成生起欲望的“因”,一旦有“想要”,心就会产生挣扎,心想要有快乐,就挣扎着寻找快乐,心讨厌苦,想要让苦消失,则挣扎着排斥苦。心越挣扎,就比以前越苦。这就是“缘起法”的简缩版。

此人问的是“涅槃”与“缘起法”,其实问的应该和“觉性”、“禅定”有关,具备觉性与禅定,才会照见“缘起法”。

重新说一遍,刚才他刚好把耳机取下,没听见。也就是必须训练觉性,训练禅定,当觉性和禅定茁壮之后,就会生起智慧,始终彻见缘起法,则会明白:清除了无明就会照见涅槃。如果只是一味地分析与思维“涅槃”和“缘起法”,而没有觉性、禅定、智慧,不去修习毗钵舍那,只会获得思维,不会见到真身。若想见到真身,就要训练觉性,觉知身、觉知心,观身、观心工作,将来就会看见缘起法,将会照见涅槃。

翻译:他以前没有学法和修行过,这是第一次。

隆波:很好。

翻译:第一次听法,感觉有点发懵,请尊者开示。

隆波:发懵知道发懵,别以为学法必须是学习非同寻常的事物,学法就是学习自己,称之为“自己”的就是身与心。心发懵,知道发懵;心乐,知道乐;心苦,知道苦;心生气、贪、痴,如其本来地知道。

知道是为了什么?为了照见“一切能生则能灭”。比如:发懵生起,是自行生起的,发懵临时存在,然后灭去;苦、乐、好、坏同样如此——即生即灭。如果反反复复的看见,智慧就会生起:所有的一切都是生起而后灭去。

接下来,无论生命中发生什么,心都不会动摇:身体老、病、死,心不会动摇。因为心已经聪明,明白一切生起的,必然灭去。身体最后也必然灭去。与所爱者分离,遭遇不喜欢之人等情况亦然。心不会动摇,因为已经明白一切全是临时的。

慢慢练习,直到心聪明起来,明白事实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临时的。就是这样不断训练,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知道吗?生气、贪、痴全是临时的。知道吗?苦、乐是临时的。就是如此觉知,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直到心聪明起来。一旦聪明,就会明白:凡生起的,必然灭去。随后无论发生何事,有何离散,心都不再动摇。因为心已经明白一切全都是临时的。

 

翻译:能观与所观必须有距离,他想问…

隆波:什么?

翻译:知者在哪里?

隆波:知者的心无处可安,我们无需找到“知者”在哪里?只需知道它存在,且是观身和观感觉的,然后会看到无论身还是感觉,皆非“我”。知者的心也不恒常,一会儿是知者,一会儿是想者。不用去找知者在哪里,找不到的。

 

隆波:这个人已经修得不错了。

翻译:这段时间她感觉非常昏沉。

隆波:没关系,是正常的。修习毗钵舍那一段时间以后,会开始厌倦外面的世界,看到这个世界毫无意义,就出现昏沉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仅仅只是一段时间而已。昏沉也要修行,而不是昏沉就去睡觉。昏沉也要修行。

有的人不曾经历它,有的人会经历,不一定。修行已经很好了,才会昏沉,但这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答案。有人也会昏沉,却根本不会修行;但这个人是由于会修行,所以碰到昏沉。

三十多年前,隆波也遭遇过,经行也能睡着,特意双盘痛得要命,同样睡着,怎么做都睡着。1983年8月5日去羌迈顶礼隆布信长老,问说,坐着睡着、经行睡着,怎么都睡着,如何对治?长老开示说:知者知者,怀疑什么,继续用功,很快会在这个安居期间得到宝贝。长老叮嘱不要怀疑,隆波就不再怀疑。第二天在羌迈继续礼佛,7号坐长途汽车回曼谷,坐车时也打坐,很快睡着,快到曼谷时,心醒过来。长老叮嘱说:别怀疑!继续修行。

但这是针对个案的。如果每次打坐都睡着,是因为心萎靡不振。但这个人不是。

 

翻译:请求隆波开示。

隆波:嗯?他讲这么长,翻译得这么短?

翻译:他想问问题,看见自己的“想要”…

隆波:嗯,很好。

翻译:听别人做小参时,生起嗔心,也知道。

隆波:嗯,那样很好。就是那样,持续地及时知道自己的心,去用功吧。结束了,请回家吧。

(全文终)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

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

X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