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必备的“大善心”》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3月12日

 

事实上,佛法并不难。

有些人听过很多法,觉得佛法浩如烟海。但当他们想要实修时——要做什么?该如何去做?却是一头雾水。

修行其实并没有什么困难的,我们要先了解的是:修行要做什么?修行是为了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去修行?

那么我们要做什么呢?训练心的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修习奢摩他,另一种是修习毗钵舍那。

修习它们又是为了什么呢?修习奢摩他是为了让心强大且有力量,是让心准备好步入修习毗钵舍那的筹备阶段。

因此,关于“要做什么”的答案是——修习奢摩他与修习毗钵舍那。

修习奢摩他是为了让心具备力量,为修习毗钵舍那作好准备。那么,已经准备妥当修习毗钵舍那的心是怎样的呢?这个稍后再说。

修习毗钵舍那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心聪明起来。

修习奢摩他是为了将心准备好去开发智慧,开发智慧则是为了让心能了知名色身心的实相,从而变得聪明起来。

如果明白了实相,将会发生什么?就会开启“放下”的流程——放下对名色身心的执著。佛陀教导道:因为如实地看见,故而生起厌离……

佛陀使用了“看见”一词。因为如实看见,故而生起厌离; 因为厌离,故而放下执取;因为放下执取,故而获得解脱;因为获致解脱,故而知道“已经解脱了”。

若是针对阿罗汉圣者,佛陀会进而开示道:生已尽——“生”已经彻底终止了,“生”是指:获得眼、耳、鼻、舌、身、心。心若不抓取眼、耳、鼻、舌、身、心,便是“生”已尽。梵行已立——修行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所作已办——应该做的事情,也已经做完了。应该做的事情,即从苦中解脱出来,已做完了。

我们的终极目标,正是将自己从苦中解脱出来。应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为了抵达纯净无染、解脱自在而须做的事已经完结,的自己知道一切已经彻底结束了。

佛法与世事不同:世间的事是永无止尽的。比如,今天打扫了家里的卫生,明天还要打扫;今天煮了饭,明天还要再煮;或是赚钱养家,得不断地做下去,没完没了。

佛法的工作却有终结之时,那就是心已彻见名色身心的实相,而后放下名色,再无执取,心从名色之中获得解脱,契入了寂静之乐。

此即是修习毗钵舍那的目标——为了什么?为了最终的纯净无染与解脱自在。(修习毗钵舍那)令智慧生起,智慧又引领我们抵达最终的纯净无染与解脱自在。

因此,修学佛法的首要课题是——我们要做什么?训练心的工作有两项:修习奢摩他与毗钵舍那。

奢摩他是属于心的准备阶段,让心准备妥当以开发智慧;修习毗钵舍那是为了让心变得聪明——看见名色身心的真相,直至放下名色身心,最终契入苦的彻底止息。

我们不听天由命,我们既有修行的方向,也有修行的终极目标。

修行并不是永无止期地练习下去,也不是“去用功吧,有一天自会变好”,佛陀并没有教导这些,也没有教导“听天由命”,有的只是“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接着再谈“如何去做”?修习奢摩他是为了让心准备妥当以开发智慧。

准备妥当

而能开发智慧的心,

必须是具有善法特质的,

是带有智慧的大善心,

而且是毫无刻意生起的。

心需要具备“大善心”的特质,

即不是含有贪、嗔、痴的心,

而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心。

“大善心”的获得并不仅仅源自于禅定,因为禅定一旦退失,贪嗔痴还会再度生起。我们努力修习奢摩他,是为了让心获得暂时的善,然后再以此善心去探究名色身心的实相。

我们不能用“不善心”去探究实相,因为不善心是愚痴的,是忘记自己的 ,是无法学习任何事物。

要如何做——心才是善的、带有智慧的,且是自行生起的呢?

它需要有几个条件,在《阿毗达摩》里称为“与智相应的大善心”,与智相应,即带有智慧。善心有两种:“与智相应”以及“与智不相应”,即“带有智慧”与“不带有智慧”。无行——指未经刻意而自行生起。

怎样做才可以让善心“与智相应”且自行生起?这并不容易。

首先,善心必须含有觉性,若无觉性,心就不会是善心,“大善心”永远是含有觉性的。

缺乏了觉性的心会怎样?会成为不善心,另一种是果报心,果报心不好也不坏。

大家听说过果报心吗?比如看见色(颜色)的心,也就是眼睛看见的时刻,试着闭上眼睛,转向任何一侧,转向之后睁开眼。观察到了吗?我们看见的第一个画面,那一刻往往不知道“它”是什么,根本还没有涉及到善或不善,只是一种本能。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是由于——有眼睛、有画面、有足够的光线,而且心有去接触,于是“看见”便发生了。

一旦眼睛接触色,眼识即刻生起,但尚未去界定与定义所见之物是什么。那一刻,心是自动自发在运作的,它仅仅只是果报心,不好亦不坏。

再体会一次,重新闭上眼睛。我们进一步观察,要放松,不放松就什么也观察不到。好,转到另外一个方向,睁开眼。

够了。观察到了吗?在看的时候,没有苦,没有乐,心不苦也不乐。眼睛看见色的时候,生起的果报心是中舍的,不苦不乐,不好不坏,仅仅只是果报。

修学佛法时,不要过于害怕专业术语,经由实践而亲见境界以后,再学理论就会很容易,甚至学习《阿毗达摩》也会变得简单起来,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为何觉得非常难?是由于没有亲见到境界,只是去死记硬背,却没有看见事实,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就像考试完就将所考的内容彻底抛到九霄云外了。但我们却不会忘记自己亲证过的事实,终生都会铭记。

善心必须带有觉性,善心的特质是轻松的。但当我们刻意修行时,心会是沉重的,属于不善心。

每个人都打坐试试看。

好,差不多了。谁觉得心更沉重了,请举手。那些不知道的人就没有错,是吗?可是整个禅堂充满了沉重感,居然还说不沉重?就像一个身强力壮的人,每天背着一口大缸,背到已经不觉得重了。如果放下一段时间之后再去背,就会感觉到那份沉重。

这个水杯是重的,相对于什么而言是重呢?相对于没有拿起杯子的时刻。如果问,这个茶壶重吗?茶壶更重,但如果你拿着水杯,水杯就比茶壶重,因为你没有把茶壶拿起来。

我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慢慢观察这个心:心一旦抓取什么,它就会变“重”,变得有负担,因为心已经“背”起东西了。比如我们仅仅想到要修行,心就已经沉重起来了。

沉重的心是“不善心”,它是源于“想要修行”的贪欲。大家想要修行吗?早晨起床就开始想了——今天要怎么修行呢?一旦“想要”,就会开始去“做”。

在这里有一条法则:烦恼是与业是同时生起的,而且它是业的因。“业”即所作所为,我们时常所作的业,即“业处”,那也算是“造业”吗?是的。是什么推动我们修习“业处(禅修)”呢?正是“想要变好”的意欲。

烦恼有可能也会导致造作善业,并不是说烦恼只能造作恶。烦恼可能是导致善法生起的因,而善也可能是导致不善的因。

比如,我们觉得某人特别可怜,就去建议他不要那样做,否则就会是“自掘坟墓”,可是他听不进去,于是我们就生气了——原先的悲悯变成了嗔心,就这样变来变去。

心是甚为微妙的,要慢慢地探究它和品味它。何时心在执取,何时心就会沉重,就会生起烦恼并且造业。只要某个烦恼还在,就会继续造业。因为此烦恼是该业的孪生因,即与业同步生起。因此,我们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为什么有些人禅坐,自始至终都非常苦闷。

何时想要宁静而未如愿时,何时就会生起嗔心,心就开始受苦。因此当苦生起时,一定要了解到——那一刻的心是不善的,有苦的心是嗔心所具有的特质。当然,心有快乐也不一定就是善的,贪心也能很快乐。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慢慢去品味和观察事实。

善心是轻松的、

柔软的、温和的、敏捷的,

它精进地探究实相且不懒惰,

它老老实实地感知所缘

且仅仅感知而不进去干预。

我们练习的时候,心在大部分时间都不是真正的善心——碰到某种境界,就想紧紧抓住;境界未生起时,又期待它生起;境界生起后,心喜欢它,就想让境界长久停留;境界生起后,心不喜欢它,就想让境界赶快消失——总是不断有烦恼掺杂进来。我们要慢慢地深入观察。

训练去观察善心或不善心,去观察当下一刻心是善还是不善?就这样慢慢训练和体会。

心是善的,就会轻松、柔软、柔和、敏捷、老老实实地感知所缘且没有贪嗔痴。

怎样才会知道(心)是无贪、无嗔、无痴的呢? 必须认识到:贪是怎样的?必须认识到:嗔是怎样的?必须认识到:痴是怎样的?如果不认识它们,即便和它在一起也不知晓。

如何才能看出心有贪、嗔、痴呢?要训练自我观察。认识“生气”吗?谁会生气,请举手?谁从未生气过,请举手。有从来不生气的人吗?必须是三果阿那含以上的圣者才能做到。

因此,大家都认识“生气”,对吗?认识“生气”,有什么难的呢?从现在开始,一旦生气了,要及时地知道,生气了,就及时地知道。

认识“贪心”吗?大家都认识,对吗?认识“妒忌”吗?妒忌是属于嗔心家族的一员。认识“吝啬”吗?认识“小气”的情绪吗?大家在小气的时候是不许他人靠近的,那时的心是贪还是嗔?舍不得某物,害怕他人靠近,这样会有快乐吗? 只有苦,对吧?有“舍不得”,就会有苦,就会开始“戒备森严”。要记住:有苦的心是嗔心。

慢慢去体会。我们认识了“贪心”和“嗔心”。“妒忌”是贪心还是嗔心?妒忌的时候会有快乐吗?没有快乐,妒忌是嗔心。记仇、怨恨等嗔心一族是很容易被观察的。

“嗔心”是最容易被观察的烦恼,因此隆波常常建议大家——如果要训练去观察烦恼,就观察嗔心,因为嗔心会时常生起。我们开车时遇到别人超车,就会生起嗔心,感觉到了吗?或者开车到十字路口,红灯在即,绿灯只剩下不到几秒钟,嗔心居然还是生起——怕前面的车开得太慢。大家会这样吗? 被红灯拦下时,更是怒火中烧。若自身是被红灯拦下的第一辆,那时嗔心最强,卡在第一辆,真倒霉;如果是卡在第20辆,反倒像没事一样了;卡在第100辆会觉得有点烦,但不是平常的嗔心,而是不太强烈的嗔心,只是有点烦而已,反正下一个红绿灯也过不去。一旦接受“下个回合也没戏”的状况,心就不会太苦。

就这样慢慢度量自己的心—— 心有嗔,知道;心有贪,也知道;心有痴,观察起来有点难度。认识“心走神”吗?心在走神之后,要知道“心走神了”。心走神了,就是心在散乱,“散乱”是痴的一种。我们要及时地知道,散乱之后要知道。

努力地观察嗔心——眼耳鼻舌身心接触平常的所缘,嗔心生起,我们及时地知道; 或是眼耳鼻舌身心接触所缘,贪心生起,我们也及时知道; 贪与嗔还算是粗糙的所缘,很容易观察,观察痴则比较难。

如果没有任何参照物,想借助接触所缘之后去看见“心走神”,是很难观察到的。若想很好地观察到痴,可以先修习某一种禅法——念诵“佛陀”、观出入息、观腹部起伏,哪种都行。选修一种禅法,然后在心走神时,及时地知道。

比如念诵“佛陀”时,心无缘无故跑去想其他事情了,立即知道“啊呀,迷失了”,就是这样练习。不一会儿又迷失了,还是像这样练习下去。选修一种禅法,而后在心迷失的瞬间,及时地知道。

修行的时候,心迷失的方式有两种:一、迷失于去思维、去造作“故事”而忘了自己;二、迷失于“紧盯聚焦在禅修所缘”上。例如:在观腹部起伏时,心迷失了,即迷失到所缘之中——跑到了腹部或呼吸上;或是经行时,心跑到了脚部,想要知道脚的提、移、落、触,整个世界只剩下脚,死后成为只有脚的物种。要慢慢地练习和体会。

觉性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心能够牢记境界。因此要时常观察各种境界,一旦能够记住境界,在觉性生起的瞬间,心就会自动成为善心。

善心的组成部分非常多,其呈现的特质也很多。去学习《阿毗达摩》我们或许会望洋兴叹——《阿毗达摩》里提及的“轻快性、柔软性、练达性、适业性、正直性”等术语,会让我们越听越乱。

衡量“善心”的最简单方法其实就是——何时生起觉性,何时心就是善心。觉性的生起,源于心能够牢记境界,所以要不断地练习去观察境界。

我们时常生起的境界就是烦恼,因此无需练习去观察善法,而是要去观察烦恼。

佛陀教导:心有贪,知道有贪;心无贪,知道无贪。心有嗔,知道有嗔;心无嗔,知道无嗔。

去观察烦恼——因为烦恼乃是真实存在的、时常生起的现象。嗔心重的人就以“嗔心”作为观察的重点,一会生气,一会又生气,时而烦躁,时而郁闷,郁闷属于嗔心,烦闷、厌倦也是嗔心,妒忌、怨恨之类的心还是嗔心。嗔心重的人,就不断地去观察心的烦躁不安,一会生气,一会又生气了,不知道该对谁生气,就对自己生气——“真是动不动就迷失、动不动就生气啊!”

谁曾经是这样的?会对自己生气地说“为什么那么容易生气啊”“为什么就一次都不能像隆波说的那样好呢”等等,喜欢这样生气的人,现在有好转吗?

知道得快些了,就算是进步。但也别一味地迁就烦恼,别迁就它。要慢慢去观察,生气了,知道;生气了,知道。贪心重的人,碰见什么都想要得到,那就去及时地知道自己的贪心。

练习去感知那些时常生起的境界是最好的。至于久久才会生起一次的境界,则不用太去理会它,觉性很难生起——因为无法记住那些“久久才见一次”的现象。

我们要观察时常生起的境界,嗔心重,就去观心的不舒服、烦躁不安;贪心重,就去观察贪欲;有些人贪心不强,嗔心不重,那就观察心的走神。

有人会说自己根本看不见烦恼,隆波回道:因为你在迷呢。你只是一味地迷,贪与嗔不是很强,因为贪与嗔的随眠烦恼累积得太少了……

大部分人库存的贪与嗔都会很多,谁的少一些呢?全都是很多的。

慢慢观察下去。如果经常观察——贪心生起了,知道;嗔心生起了,知道。接下来它们一现身,我们就会毫无刻意地感知到它们——无刻意而自行感知,这样就得到了善心,觉性是自行生起的。

我们需要训练,最终让心能够牢记境界,而后觉性将会自行生起。这类心是“无行”的大善心——没有丝毫刻意而能自行生起。

谁有过自行生起的觉性?请举手。

心若牢记境界,就会瞬间捕捉到境界。比如正在走神,走神的一瞬间,毫无刻意的,心立即就捕捉到。

刻意去觉知是无法捕捉到的,为什么呢?因为刻意的觉知含有贪婪的动机,是带着贪欲的,所以觉性不会生起。

在修行的初期,“我要觉知!要觉知!……”最终也没有生起善法——没有生起觉性。

练习去觉知境界,有时觉知、有时走神;时而觉知、时而走神;生气了,觉知;生气了,觉知。有时甚至未能及时知道那些极强烈的怒气,扇了别人耳光之后才知道生气了。接下来越发娴熟之后,只是有一丁点儿生气,都能知道。一丁点儿生气就会知道,根本还来不及去伤害谁就会被知道,觉性将毫无刻意地不断提速。

没有刻意的成分——这点非常重要。《阿毗达摩》里称之为“无行”——不用刻意营造,也无需去祈求得到。

如果需要刻意才能生起,那将无法开发智慧,那种善心的力量非常羸弱。我们要如何区分善心力量的强与弱呢?

如果要刻意营造来让它生起,那属于力量孱弱的善心,比如朋友邀请我们今天去听隆波开示,我们犹豫着是去还是不去,随手拿起玫瑰花来撕——“去”、“不去”、 “去”、“不去”……倒霉啊,花都扯没了,好吧,必须去了。最后剩下梗——噢耶,不去!这样的心品质是不高的。如果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营造才愿行善,这样的善心力量是软弱的。只有骨子里生起的、自己想要的(心),才是力度极强的善心。

我们要训练心达到力度强劲的善心,心若没有强劲的力量,怎么可能去开发智慧呢?智慧是最大的善法、最大的功德。

因此我们需要来训练,练习去感知境界,直至心牢记它们,而后觉性自行生起,这样的心才是“无行”的大善心——它毫无刻意且自行生起。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必须去训练,今后要时常观察自己的烦恼,时常观察,善心就会自动生起。善心是带有智慧或没有带有智慧,都是不一定的。

有时虽是善心,却无智慧,这种情形是有的;有时是善心同时兼具智慧,这种情形也是有的。

“大善心”是无贪、无嗔、无痴的。觉性生起时,就是没有贪、嗔、痴的;与智相应——带有智慧;且“无行”——没有任何刻意而自行生起。

我们透过训练后能够觉知到境界,已经得到善心,因为觉性生起时,不善法将无法存留;自行生起——没有丝毫刻意让觉性生起,觉性自行生起,善法也自行生起。至于是否伴随有智慧——这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过去积累的波罗密。

有些人曾经修行过,过去世开发过智慧,一旦心成为独立凸显而安住的善心,诸蕴就会分离——身心自动分离。

曾有一位僧人分享说,他年轻时,那时还没出家,还是个居士,他去参加水灯节,四处凑热闹,结果不小心站在了燃放的烟花旁边,燃放烟花时,他被吓了一跳。在受惊吓的瞬间,如果是我们就会惊慌失措,对吗?越是现代版的男生,越会魂飞魄散——天啊!可是他并未惊慌,因为在受惊吓的一瞬间,他看见“受惊吓的心”,觉性立即捕捉到,而后看见惊吓是一个部分,心是一个部分,身体又是另一个部分,然后看着别人惊恐不已,而此刻的自己却不是惊恐的——他这样分离蕴,“惊吓”骤然消失,只剩下安住而独立凸显的心,看见身体,看见安住而凸显的心——这是因为他曾经训练过。

隆波10岁时,每家每户的房子是成排的,一次离自己家4、5户的一户人家失火,隆波看见火灾,吓了一跳,准备跑去告知父亲,跑了第一步、第二步,到第三步时好像打开了自己内在的开关,看见了受惊吓的心。

观察到了吗?那位僧人是由于烟花而受惊吓,隆波是看见失火而受惊吓,因为“惊吓”是非常强烈的境界,曾经累积的修行会很容易现身。有些行者跟大象、老虎待在一起修行,老虎一来,他受到惊吓,这时很容易观照。很容易看见烦恼,如果觉性瞬间生起,惊吓就会消失。如果我们前世修行过,就能够毫无刻意地自行觉知到。

但也有些人并没有受到强烈情绪的刺激,平白无故便自问:我出生是来做什么的?类似的情况同样说明曾经有过智慧,所以生起“为何出生?活着是为什么?”的疑问。

谁是这样的?这也不错,说明前世同样开发过智慧,所以不愚痴。愚痴的人根本不会思考“为何出生?”。想的只是如何享受人生?不断地醉生梦死。

大家要逐步去训练,如果心还没有智慧,就要辅助它。比如:一旦觉知自己之后,生气的瞬间,心就可以无刻意地自行觉知,心安住之后,若只停在仅仅觉知的阶段,就要使用思维分析来帮忙——哎,之前生气,现在不生气了,生气是无常的……就这样逐步教导它。

或是,有些人训练禅定,出定以后,心感到宁静、舒服、静止不动,那么需要分析与思维来铺路——指导心去观身,而不要去观心。从深度禅定退出之后,观心不会观察到什么,只有宁静与空阔。

禅定训练较多的人要去观身,因为“身念处”适合奢摩他的行者。而“心念处”,则适合毗钵舍那的行者,适于开发智慧的群体——也就是那些观念型、喜欢思维很多的人。

因此,如果在觉知自己之后,心是如如不动的,入定、出定以后,心都是如如不动的,高僧大德们就会教导他去思维和分析身体:身是无常的、苦的与无我的。教育并且引导心懂得从三法印的角度来看待它们。

如果我们无法入定,那么就用这样平常、普通的心,去教育心,比如觉知自己以后去引导:刚才生气了,现在没有,生气是无常的,就这样逐步去教导、慢慢去引导心,而后心就会变得聪明,就会开始看到三法印。

以后境界一生起,比如:生气了,它就会看见生气不是“我”,生气只是一位不速之客,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无法掌控,就会照见“无常”——不断地变化;是自行生起的,我们没有命令它生起,也阻止不了它生起,它是“无我”的。

如果开发过智慧,那么一旦心能安住并且觉知自己,心醒过来后,就可以照见名色身心的三法印。如果无法照见到,可以透过思维与分析来协助,思维和分析并不是散乱,需要真的有相对应的境界,比如思维与分析身体时,必须能真的觉知到身体,并逐一去观身的每一个部分——头发宣称过它是“我”吗?

试着抓住头发,即便是秃顶也应该还有一点头发。试着抓抓看,头发说它是“我”了吗?拉拉看,感觉到了吗?有一点疼痛感?疼痛感有说它是“我”吗?就是这样慢慢观察,逐步去引导,慢慢去体会,都是有事实来相对应的,并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白日梦。

去观心就会看见:噢,生气能够自行生起,贪心也能够自行生起,训练这样观察,最终就会生起智慧,心会照见三法印——看见色法,会照见色法的三法印;看见名法,会照见名法的三法印,而不是停留在只是看见色法与名法的程度。

训练至此,

就是已经准备妥当了

开发智慧的心,

这样的心是大善心,

与智相应——

即带有智慧,

无行——

无须刻意令其生起

而能自行生起,

这样的心是非常殊胜的。

善心共有8种,而这种准备妥当的心——带有智慧、自行生起的“大善心”则有两种。这两种有何区别呢?一种是悦受,一种是舍受。

在开发智慧的时刻,有时是悦受,有时是舍受,但不会有苦受。若有苦,就已经离开了善心,心已是不善心、嗔心了。但是如果感到喜悦以后,手舞足蹈、想入非非,那样的心又已经是贪的了。就是这样逐步训练去观察烦恼,它将对我们的修行起到推动作用,让我们得以毫无刻意地生起觉性,然后再训练心来开发智慧。

慢慢去训练,修行中的陷阱真是不计其数啊!要从实相之中去学习,如果只是一味地听闻隆波开示,不晓得要学多少年才到头。所以我们必须亲自去探究,逐步去观察境界,明白与领悟就一定会豁然显现。

对此,高僧大德们曾经比喻——就像是在茂密的森林里迷路了。仿佛处在茂密森林里的阿姜宋彩尊者的寮房,有人要去找尊者时,不断围着寮房转,一头雾水,找不到入口,明明看到屋顶,走过去就消失了。这就好比在修行的初阶,身处茂密的森林深处,我们需要不断地摸索着一步步往前挪动,前方就会变得越来越敞亮,最终我们完全走出丛林来到空旷地区,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一切。

高僧大德们说——在训练的初期,天啊,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分不清东南西北,但随着时间推移与不断精进,修行变得简单起来,到最后就好像上了高速公路,无需做什么,即使是跷着二郎腿都能生起道与果,或是躺下睡觉都能证悟道与果呢。

阿难尊者就是在要躺下睡觉的片刻生起了道与果的,对吧?可我们躺下睡觉的话,只会传出一片鼾声。

大家去吃饭吧。

(全文完)

译者声明

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

有觉性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照见身心的实相

X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