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森林系隆波帕默尊者开示安般念的修法》
隆波帕默尊者
泰国解脱园寺 2017年7月8日
01
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可以观呼吸。既然我们已经在呼吸了,就不要平白无故地浪费掉。
“观呼吸”的禅法即有觉性地感知呼吸——这是适用于任何秉性与根器者的一种中性禅法。如果正确地修习安般念,它就会切换为安般念禅定。
佛陀曾经教导说:行者应该多去修习安般念禅定,勤于修习安般念禅定,就会圆满四念处;勤于修习四念处的行者,可以圆满七觉支;当行者勤于修习七觉支,就会圆满“明”与“解脱”。
我们并不晓得七觉支何时会圆满,我们的职责就只是需要不断地去提升觉性,并且要去大量地实践。间隔很久才去提升一次觉性是无法进步的。
我们是在家居士,只有一点点零碎的时间,无法像僧人那样整日有时间修行。僧人的身份设置是最利于修行的,他们在天亮前就起身礼佛、念经、修习禅定以及经行,时间一到便外出托钵。
托钵并不意味着不修行,而是每走一步,觉知;每向前一步,觉知自己,觉知身体。如果修习安般念,那么往前迈步则就是在观呼吸——呼气、吸气,我们一整天本来都在呼吸。
僧人们到吃饭的时候,某些日子或空钵而归,没有食物,空空如也;某些日子或食物不合自己的口味,或虽有食物,但不如期待中的那般美味,心便没有快乐。如果在发展觉性,这时就会看见心“没有快乐”,而得到喜欢的食物时,心很高兴、很快乐,于是又看见“心有快乐”。
僧人真正的生活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于修行。他们无须操心工作与赚钱的事务。但居士的人生几乎都耗在工作与赚钱上,尤其是那些心里“永远填不饱”的人,不管怎么有钱他们都嫌少,这类人根本没有时间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
如果我们需要上班工作,那么就去工作,哪个时段空闲了一两分钟,就全部加以利用,哪怕什么都做不了,也可以带着觉性去呼吸——以安住的心,看着身体在呼吸。观呼吸时是以安住的心,去观看身体在呼吸,而不是紧盯着呼吸。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安般念有数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聚焦于呼吸本身,直至呼吸停止乃至变成光明,这称为“遍作相”;一旦变成光明,则称为“取相”;最终可以把玩光明,令其扩大与缩小,称之为“似相”——至此,称之为“近行定”。
心系光明,称之为“寻”;心与光明融为一体,称之为“伺”;生起喜、乐、心一境性——不再飘往别处,便进入初禅。但这条路并不是为修习四念处而设置的,它只是一条训练禅定、宁静或是导向产生神通的路。
如果只是觉知呼吸本身,这是风遍;如果觉知鼻孔,这是空遍;最终变成光明再去观光明,直到可以把玩光明,这又是遍禅。
所有的“十遍禅”最终都会变成光明,而后心会入定——但这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休息,并不是为了修习四念处。
02
为导向修习四念处的
安般念是——
以安住成为观者的心
来观身体呼吸,
看着身体在呼吸,
心安住为观者,
不断地这样训练,
就会开始看见
身体是一部分,心是另一部分,
(身与心)开始分离,
进而看见
身是无常的、苦的与无我的;
作为观者的心,
也是无常的、苦的与无我的。
有觉性地看见身体在呼吸,称之为修习身念处,心是观者;持续深入下去,心就会快乐起来,并有觉性地去知道快乐生起了。呼气而有快乐,知道;吸气而有快乐,知道;心安住作为知者与观者——这称为修习受念处。
如果正确地修习安般念禅定,就会看见“念处”。佛陀的措辞极为精准,所使用的是“安般念禅定”一词,这是源于修习安般念的禅定,而且是正确的禅定,并不是外道隐士那种一味导向光明的禅定。
心一旦快乐,就会看见“满意”在趁虚而入;心快乐了,就会生起满意感,而后要有觉性去及时知道那个“满意”,“有觉性及时知道满意”——这是在修习心念处,及时去知道心的造作,时而造作好,时而造作坏,对快乐产生喜欢——是在造作“贪”,随着深入训练,我们将会进一步看见:无论是名法或色法,它们都不是“我”——正在呼吸的身体、苦乐的感觉、烦恼习气等等都不是“我”。
比如满意生起,那是因为有烦恼习气,而它们并不是“我”,作为知者的心也不是“我”,如此,修习就已经提升至法念处——既有色法,也有名法。
因此,我们在呼吸时,若有觉性不断地去觉知“呼吸”,便能够圆满四念处。修习四念处的时候是带着觉性的,即具备了念觉支。
“念觉支”是指四念处的觉性,而非普通的“觉性”。那种让自己走路时不掉进下水道的“觉性”,不能称为在修习念觉支。
修习四念处就是——持续不断地看见名色(身心)的变化,不断洞悉它们的实相——无常、苦、无我,这称为“择法觉支”。
我们不断地照见三法印,这是修习择法觉支。持续地修习择法觉支,何时有空,何时就去练习,这种持之以恒的修习称为“精进觉支”。何时有觉性,何时就在精进;何时缺乏觉性,何时也缺乏精进。精进觉支并不是指努力工作与赚钱,而是指精勤地修习四念处。
随着不断修习毗钵舍那,心将会生起喜悦,那是法喜,它不是来自禅定而是源于在法上有进步后生起的喜悦。比如我们开始修行,有时候会生起智慧——生起对法的某些体悟时,会感到心花怒放。
谁曾经有过这种体验?那一刻虽未入定,但却生起一种瞬间的领悟,在领悟的那个瞬间,心花怒放,喜悦起来,这是“喜觉支”。
对此,我们也要有觉性进一步地去及时知道,于是喜悦会渐渐平复,继而生起轻安、宁静,然后,心将会拥有禅定。
此处所说的禅定,是源于心将智慧开发至极点的禅定。当智慧开发至极点时,心是具备禅定的,而后,心便契入中舍——那是基于智慧的中舍,不是普通状态的中舍。
事实上,七觉支全都是智慧。
修习四念处就是发展觉性与开发智慧。
开始是要有觉性,
一旦抵达择法觉支,
接下来就全是智慧了——
精进觉支是精勤于开发智慧,
最后心契入中舍——
此处是关键。
倘若修行以后,
心并未生起智慧而来到中舍,
那根本无法生起道与果。
03
举例而言:比方说,我们在观呼吸,心有快乐,我们知道;观呼吸以后,快乐消失了,也知道;观呼吸以后,心有痛苦,我们知道;观呼吸后,痛苦消失了,我们还是知道,就是这样训练。
反复观照到苦与乐生起而后灭去,一而再,再而三地观看,直至最终顿悟到苦与乐是完全平等的,苦乐是平等而无分别的现象,好与坏也是平等的,因为同样即生即灭,在三法印面前都是平等的。
以三法印角度而言的平等,与世俗道德的平等不同。从世俗道德的范畴来看,好与坏不可能是平等的,然而在修习毗钵舍那的阶段,站在三法印的角度来讲,它们却是平等的——因为它们同样即生即灭,不受掌控。
一旦心照见“苦乐都是平等的”这一事实后,即使再有快乐生起,心也不会得意忘形;即使有痛苦产生,心也不会迷失而伤心。心只会契入中立,归于中舍,没有满意或不满意,这非常重要!
心一旦契入了中立,就再也不会去构建新的“有”(十二因缘的“有”)。如果未能保持中立——心就会生起满意与不满意,进而产生一股驱动力,驱动着心去继续工作,让心构建“有”。
看,是什么在笑?还有觉性吗?大家已经失去觉性了。大家随时准备放任,感觉到了吗?一旦有什么可供观赏时,我们就扔掉觉性先跑去看;当有好笑的话题可听时,我们也扔掉觉性先去认真听,观察到了吗?入神地听声音、闻气味、尝味道以及接触,我们始终处于缺失觉性的状态,因此别再抱怨说:我已经修行七年七月又七天了,却连初果都未证得,更不要提阿那含或阿罗汉了,就连初果须陀洹都未证得呢。
哎,七年是指修行的总时间,可是我们真在修行的时间根本不到七年,加起来甚至还不到七天。真正实践的时间也许还不到七天呢,修行的片刻只有一点点而已,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迷失,觉性生起的片刻极少;或者即便修行,也是误入紧盯——观出入息时,盯着呼吸,直至气息变成光明,然后再盯着光,那样是无法生起道与果的。
大部分人训练的禅定全都误入了这条歧路,所以没有几个人能体证到道、果、涅槃。训练安般念也是进入误区,安般念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隆波曾经玩味过22年的安般念,敢坦承对此非常精通,想要修习它获得宁静,可以做到,想要修学正确的禅定——安住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照见蕴与界在工作——也可以做到。隆波在平常状态下的心,就是知者的心,而不是迷失者的心,无论左转、右转、身体任何的动静,全都能够感觉到,这是在修习身念处——当身体生起快乐与痛苦的感受,全都能够知道;或是心生起苦受、乐受或舍受,也可以看见,无论身与心发生什么现象,不断地观察——这是受念处;心有时生起智慧,有时没有智慧生起,这是心念处——及时地知道心。
– 04-
别平白无故地扔掉呼吸!看着身在呼吸,心是观者,必须这样去训练。
看见身体在呼吸,心是观者,无论我们做什么,都必定伴有呼吸,居家时也肯定在呼吸,对吧?因此并不是必须到寺庙才可以修行,居家时我们已经在呼吸了。
呼吸之后去感觉自己、觉知自己,觉知之后,快乐起来了,知道,如果不觉知快乐,就看着呼吸的这个身体,是被觉知与被观察的对象,不是“我”。这样练习也是可行的。
修习并没有多难,一切都取决于真正用心去实践,勤于练习,勤于提升,道、果、涅槃就会无处可藏。
七觉支若是圆满,“明”与“解脱”就会生起。所以,我们要不断地修习与提升七觉支,就是要正确地发展觉性,去探究名色身心的实相,这样,七觉支将会获得提升。如果我们勤于练习和实践,“明”与“解脱”就会生起。
“明”是高阶的彻见四圣谛的智慧;
“解脱”是指心的自由自在。
心一旦
彻见四圣谛,
就会放下名色,放下身心。
只要尚未彻见四圣谛,
就还放不下。
因此,“明”若不圆满,
终极解脱就不会来到。
在隆波刚出家的那个阶段,修行上也有感到非常灰心气馁的时刻。隆波曾气馁地想过:唉!我的觉性已经圆满了——左转右挪,全都能觉知,躺着睡着是怎么翻身的,也有觉知,觉性已经遍满,却为何未证道与果呢?烦恼习气为何依然存在等诸如此类的疑惑。那时垂头丧气,灰心气馁,知道是少了什么,但不晓得具体是什么——知道有所欠缺,还不够,但不晓得所缺的具体是什么。
事实上,所欠缺的就是彻见四圣谛,也就是缺少“明”!缺少了“明”,解脱自然就不会生起。
在彻见四圣谛的瞬间,解脱是自行生起的——心会把名色还给世间,它会自然地发生。之后,心生起解脱的知见,它会回顾与审查——有何烦恼已被清除?有何烦恼尚存?哪个烦恼已经一断永断?它会深入洞悉这些情况。心不再怀疑、不再疑惑自己的修行究竟是对是错。这就是路线图!
– 05 –
这条路便始于“有觉性”。
吸气——有觉性去觉知自己;呼气——也有觉性去觉知自己,看着身体在呼吸。
看着身体在呼吸——身与心是分开的,身体一举一动,心是观者,这是在修习身念处;呼吸时,看见身体在呼吸,心生起了快乐,及时知道,心是观者,看见感受在生起,心及时去知道,这是在修习受念处;看见所有的色法与名法整日在不断运作,不停地循环变化,这是在修习法念处;
感知色法与名法,而后看见三法印,明白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是修习法念处。诸法因缘生,也包括了五盖。
在尚未证到三果阿那含之前,
修习四念处时五盖都会生起。
五盖一旦生起,
心有些恍惚等等发生时,
都要有觉性进一步去知道,
而后我们就会了解
五盖是源于什么?
怎样做才不让五盖生起?
或当我们的修行正确时,七觉支不断地提升,我们就会明白七觉支得以提升的原因是什么,知晓那是“如是因导致如是果”。
因此,法念处不是只知道境界或状态而已,还要同时明了其中的因与果,不断这样深入地了解乃至彻悟,心就会放下。
大家还吃得消吗?吃不消,说明有点难,再难也要学啊!但是此刻难些没关系,好过未来遇见弥勒佛的时候感到难。如果今天感到难些,去见弥勒佛的时候就会觉得简单了。一遇见他,听几句开示,我们就会即刻顿悟,然后即从座起,稽首佛足,合掌白佛言:极为清晰明了,世尊!就像将倒扣之物翻转过来。
但是此刻听得一头雾水,只能说:尊者!好像是把敞开的东西倒扣过去了。
暂时忍忍,别抱怨“太难了”,如果我们依靠自力去找出路,会更难。佛陀所教导的法,其难度是适中的,只要忍耐加精进,接下来就可以做到了。
大家觉得过瘾吗?比上午过瘾吧?今天上午怎么啦?今天上午是否感觉到天一下雨,心就会……(隆波笑)
今天上午要想听法是非常难的,因为早晨来了很多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是指还没有修行的人,他们来了很多很多,法也受到波及,如果讲法的时候讲得太难,他们会害怕,一旦心有余悸,可能终其一生就不敢再听法了。因此,上午的讲法是迎合市场、迎合消费者口味的,因为他们终有一日会成长,替代老病而死去的我们,所以同样要给他们机会。
有时候,讲法过于深邃与细腻,听众们感到无法接受时,就不想要了,怕了。就像以前佛使比丘的教导,能够接受那些教导的人是极少数,他不同于其他老师所说的——观呼吸、念诵佛陀……之类的,这样的接受度会高很多。佛使比丘一开示就是:没有“我”和“我的”,一切法都不应执取……大家听完一头雾水,觉得他只是在高谈阔论,怎么可能有人做到呢?许多人都有那种感觉。
因此,有时听隆波讲法,如果听众准备好了,法的浓度就高些;如果听众的心还没有充分准备好,法就是另一番情形,成为“迎合市场所需的法”。
什么东西在缺失觉性?此刻有觉知吗?感觉到了吗?大家的心开始有了力量,有没有感觉到?感到心有力量了吗?嗯……听到纯粹的法,心就会有力量。
不知道摄像机能否拍下这种能量?它只能拍摄流动的色,而无法拍摄能量,人类必须重新思考如何才能拍摄到能量。
比如当下,大家的心是神清气爽、有力量的,感到神清气爽而有力量时,别白白浪费掉,借机发展觉性——看着身体在呼吸。看到了吗?身体在呼吸——呼气、吸气, 看着身体不断地呼吸,心仅仅是观者。心有了力量,就能够安住成为观者;心若没有力量,便无法安住成为观者。
现在,心有力量,成为了观者,看见身体在呼吸,不是“我”,而是物质,是被心观察的对象。感觉到了吗?呼吸的身体不是“我”,能感觉到吗?
试着体会,它们始终有苦乐生起——身体有苦乐,心也有苦乐。
建议大家去观心的苦乐会更容易,因为心的苦乐不会四处埋伏,而身体的苦乐遍布全身,一会这里、一会那里,心会跟着到处游走,很难观照到。但在观心受时,心受只存在于一处,不需要到处找。觉知自己,及时知道自己的心,快乐知道,痛苦也知道,简简单单地观照,无须到处流窜。
如果我们看见在心里盘旋变化的苦乐,或是不苦不乐的舍受,这是修习受念处;
而后慢慢观察到:快乐时,我们满意,比如心有了力量,我们感到满意,要去知道满意生起,这是在修习心念处;
之后看见色法不是“我”,苦乐的感觉不是“我”,造作好坏(满意与不满意)的也不是“我”,如此渐渐观照,就提升至法念处,看见了境界的实相。要去慢慢观察、慢慢感知与体会。
– 06 –
如果持之以恒地用功,道与果根本无处藏身。
正如佛陀开示道:
只要我们仍在修习四念处,
体证道、果、涅槃的机会
就仍然存在;
否则绝无可能。
因此,要有觉性去觉知身,有觉性去觉知心。隆波从七岁开始,每天训练安般念——呼吸以后有觉性,最初阶段(气息)变成光明,然后跟着光明去游玩,浪费过一段时间,后来将心导正,有觉性去感知呼吸,心不再外驰。
等遇见大德隆布信长老的时候,长老称隆波为“知者”,长老不知道隆波的名字,所以取名为“知者”。长老指导隆波说:知者,要这样做,不要那么做。因为隆波的心是知者。
观察到了吗?此刻禅堂大多数人的心都已走偏成为紧盯者而不是知者了。必须成为知者!这样(隆波演示)——不是知者,而是紧盯者。至于这样(隆波演示)——不是知者,而是迷失者。因此要觉知,不断地觉知自己,持续地觉知下去。
讲法已经半小时,差不多了, 这半小时的内容如果用于实践,一生甚至几生都够用了,只要不半途而废,多多地修习与提升,七觉支就会圆满。就这样不断地修习,七觉支一定会自行提升。
终有一日,
当“明”与“解脱”圆满时,
我们会彻见四圣谛——
知道何谓苦:
名色就是苦,这是知苦;
一旦彻见到了苦,
心会对苦保持中立,
苦因将彻底消失、不再生起。
何时彻底知苦,
何时就彻断苦因;
何时彻断苦因,
何时就彻见灭(涅槃)。
它们是同步生起的。
知苦的瞬间,
那一刻就会断苦因;
断苦因的瞬间,
那一刻就会彻见涅槃。
涅槃就在眼前,
涅槃并不在隆波这里,
涅槃也不在佛陀那里,
涅槃不在任何地方。
涅槃依然存在,
从未消失,无生无灭,
就在眼前。
只是我们的心
还不具备看见涅槃的品质,
因为心只能看见造作的现象,
还无法看见超越造作的现象。
如果我们持续训练至某一点,比如证悟初果、二果或三果,想要照见涅槃时,就去修习毗钵舍那,比如观出入息,看见色法在呼吸,心抓着呼吸的色;当意识到心在抓着色法,便放下色法,转而去抓着心、抓住名法;接下来又明白心在抓着名法,于是又放下名法;放下名色的当下,马上就会触及涅槃。
阿罗汉无须经过上述程序,因为他们的心已经不执取任何名色了。他们只是一思及涅槃,即刻便可抵达。
但现在我们尚未获得这个殊胜的玩具,所以要用功!我们仍然是无依无靠、一贫如洗的,无依无靠和一贫如洗的意思是——还没有皈依处。我们依然处在生死轮回之中无法自助。不晓得死后是会更好还是更惨,这称为“还没有皈依处”。
如果领悟了法,证得初果须陀洹,才算有了皈依处,有了对自己的坚定信心——如果死去的话,肯定比现在好。不会更惨,只会更好。心有了皈依处,就有了温馨安稳的港湾。如此殊胜之宝,必须依靠实践来获得。
我们已经听过非常多的法,接下来要脚踏实地践行,不断有觉性。若听法之后只是死记硬背而不去实践,然后跟人辩论或炫耀,那毫无意义。
感觉到了吗?大家的心迷失了,然后又在打压了。感觉到了吗?不是迷失,就是紧盯,对吗?它们在不断地交替,我们要及时知道。
稍后僧众会念经,大家这个时候就修习安般念,边听僧众念经,边有觉性去觉知——觉知自己的呼吸。僧人们在念经时会产生非常好的能量,假如我们的心对三宝极为恭敬,就会接触到好的能量与磁场,让修行变得容易。
如果到能量与磁场不好的地方,修行会变得很难,譬如到商场与超市之类的场所,人潮涌动、人声鼎沸,年轻人非常多的地方,能量与磁场其实并不好。谁要是在商场与超市可以入定,那隆波都要佩服他。
隆波在修行的起步阶段,根本不敢去那种糟糕的地方,往往只选择待在高僧大德的身边。待在较好的处所会较易提升觉性、禅定与智慧。
如果在家里,
没有与祖师大德们在一起,
那么独处的时段就是修行的时段。
我们放下琐事来修行,
就是在为自己创建好的氛围,
放下一切负担来提升觉性。
放下负担并不表示不劳动,
而是指放下会干扰心的事务。
譬如:扫地、拖地、洗衣服、
给花草浇水、给狗狗洗澡等等,
一边工作一边训练觉性,
这是修行的时段。
想获得宝物是需要用功的,没有不劳而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我们必须用功去实践。稍后,大家要一起巡烛,巡烛不只是进行物质供养——供养香烛,而是要带着觉性去走,这是以修行在供养。
大家到隆波的寺庙来巡烛,如果只给予物质供养,就太亏本了,必须以修行来供养,要带着觉知去行走。
-全篇终-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
相关法谈:
- 《禅定的解剖》-隆波帕默尊者-2017年2月11日 要想能够圆满念处,就要训练发展觉性。选择用于拴住心令其有觉性的工具,比如呼吸,就可以使用安般念来发展觉性。有觉性是为了觉知身、受、心、法,觉知是为了看见事实,生起智慧,直至心保持中立,这称为“觉支已经圆满”。心契入中立,最终就会解脱——心会完全的放下。...
- 《修行-为何?如何?有何结果?》-隆波帕默尊者-泰国国家电网-2013年5月8日 别走入两个极端:第一个是忘记身心,这个太松;另一个是紧盯着身心,这个太紧。中道,就只是感觉。...
- 《修行要领》-隆波帕默尊者-2016年5月14日 正确的禅定是伴随觉性的,分为两种:其一称为“止禅”,即心聚焦于单一所缘。比如与佛号在一起,心不跑到别处;与呼吸在一起,心不往别处跑。伴有快乐、宁静、轻松、法喜的生起,这样的禅定可以用于休息。 修习这种禅定的原则极其简单:以快乐的心,去持续觉知让心有快乐的所缘。...